第176章 庐山真面目

醉吴钩 淮杨枝 2385 字 6天前

谭文显:“当初在宴君居里与侯爷说的,有些的确是真的,他们以下臣妻儿作挟,下臣也不敢不从。而且入局前,下臣也想不到自己会有性命之虞,直到看到周利的那一刻,下臣才知道自己是枚弃子了。”

江楚:“周利不是王剡门客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谭文显:“可真正养着这些门客的,是孟洋。要抓我回去的根本不是王相,而是孟洋。孟洋不过假托王相旨意,派周利抓下臣回去,好将下臣彻底做掉。且孟洋真正的主子也根本不是王相,而是……(看了眼赵晃)王上御封的临京府尹,成王殿下。”

京枕桥:“孟洋在泊州的关系四通八达,想养两部私军嫁祸宁王根本不成问题。”

江楚想起了自己在铅山韩府时,曾在房间里看到了画塘晚春笺。原来这东西根本不来于宁王,而来于成王。

“(沉默)……”江楚张开嘴,喝了两口风才问谭文显道:“那你为何当初不说?”

谭文显面向赵晃行礼,“当初王上于朝中孤立无援,下臣说到底也就一个脑袋一条命,总得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那成王呢?”江楚看着赵晃,“朝堂局面不是宁王与王相二分吗?”

安求客却在一旁低声喃喃:“嗯哼,朝堂二分……”

赵晃没急着搭话,觑了眼谭文显,让他退下,待他麻溜滚蛋后,这才悠悠开口:“这便是朕要与先生说的,宫闱秘事了。”他把自己的酒樽推给江楚,伸手换了江楚面前的酒樽,“先生应该知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吧?”

安求客比划着赵晃把酒樽互换的动作:“(歪头思忖)狸猫换太子……”

江楚倒吸一口凉气,连着瞳孔都缩了一圈。赵晃颔首道:“宁王与朕的确是亲兄弟,但太后,却不是朕与宁王的生母——(唇角一勾)成王才是。”

安求客:“(扶额摆烂)彻底迷糊了……”

赵晃:“此事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连宁王都仍在鼓中。所以朝堂局势先前并非宁王王相二分,而是宁王、王相、太后三分,也就是,宁王、成王、王相三分。(笑)只不过,自从先生回来助朕,朝堂现已是,四分。”

把成王封为临京府尹,看似是给赵晃自己树了个明晃晃的敌人,却也同时是给宁王与王相树了个敌人,朝堂权势被分的越多越散,他赵晃便越有打赢这场权谋纷争的可能。

江楚:“那叛臣呢?”

“先生真觉得,孟洋只这么简单了吗?”赵晃从袖子里摸出个劄子递给了江楚,“先生在婺州与尹启诚清剿山匪缴获了大批赃物,先生离开婺州时将这些赃污来历交给了新知州何鸪去查办,而这便是何鸪前几天递上来的劄子。”

江楚翻开劄子一看,发现了三个字——通宝司。

江楚:“通宝司?”他没发现,当自己念出这仨字的时候,旁边的安求客抖了一下。

赵晃看着安求客,嘴角玩味一笑,从袖中摸出来个镯子,搁在他眼前,问道:“见过这东西吗?”因为他手里这镯子,正是那夜安求客在通宝司底下石室里求之不得的崖海鸾凤镯。

安求客双手接过来,凑近了眼仔细端详着,又用指甲轻轻敲了敲,他对于崖海鸾凤镯也只知此物未见真颜,若是平时赵晃拿给他,他也只知道是个宝贝,可刚刚江楚念出了那“通宝司”三个字,顿惊道:“这是……崖海鸾凤镯?”而坐在对面的京枕桥,眉头却蹙了起来。

赵晃把镯子收回来在手里把玩,点了点头,“若不是你,探燕也盯不上通宝司,这东西就到不了朕的手里。它当年东暻进贡太后的宝物,本该是一对的,现在一只在我手上。成王喜欢,太后给他的便是这只,后来成王又赐给孟洋。可七年前东暻与我萧宋那场海战,导致两国彻底决断一切来往,而先帝一怒之下下令废清所有东暻商品,一旦查出,按谋逆论罪。所以孟洋又转手给了通宝司。”

赵晃:“通宝司早年作为东暻商品流入萧宋的最大中转口,归户部管辖,可自从海禁后,通宝司也随之停摆,分离出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