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庐山真面目

醉吴钩 淮杨枝 2385 字 6天前

江楚见来的是严公公,而且叫的不止他一人,还叫了安求客与京枕桥。黎江楚以为赵晃是一刀砍三个,而邵岭涯却在那边犯嘀咕,怎么?这是要背着他说悄悄话?

严公公并没有领他们进宫,而是一直领到了城内一花苑湖边的亭阁中。江楚拨开已经在败谢的花枝,挥手扫开那还没完全消迹的秋蚊子,见前面亭阁四角悬灯,掩着垂帘,赵晃就坐在里面喝的可能是酒也可能是茶。

江楚脚下突然一顿,差点和身后的安求客与京枕桥撞上,严公公赶忙其掐嗓问道:“侯爷这是怎么了?”江楚没搭话,站在原地踱了三圈步子,一吸气又一口呼出,“没事。”说完继续走了过去。

他们掀开帘子,同时对赵晃行礼。赵晃没看他们,端着酒樽抵在唇前,抿了小口后,才开口道:“三位坐吧。”江楚坐在赵晃对面,京枕桥安求客两侧各坐一个,不大的桌子四方正好坐满。

安求客就一直盯着赵晃酒樽里的酒,估计眼睛是看不清,但鼻子已经嗅出了是不是好酒。赵晃觑了他一眼,而后抬手让左右下人又端了三个酒樽,斟满酒端给了那仨。江楚跟京枕桥颔首道谢,安求客则是端过来一口干了,被江楚从桌子底下踹了一脚,才想起来,对赵晃拱手道:“(讪笑)谢过王上!”

江楚闷咳一声,清了清嗓子,想开口说话却被赵晃截断,“除去先生,叫你二位来呢,一是有话要问,二是朕想见见二位。先生也别急,不如先朕说。”他见江楚点了头,才发现江楚脖子上的伤,“诶先生脖子受伤了?”

江楚:“(摸着伤口)不是,有这么明显吗?”他看着京枕桥和安求客,见他俩整齐点头,“(摆手)随便吧……”

赵晃接着自己想说的道:“先生还记不记得,渠江关收复后,朝会那天夜里,先生告诉我泊州私兵非宁王所养。”

江楚:“(颔首)不错,而且这去泊州,我暗里让燕子查过,私军似乎只有两部,多了没有,且各地矿场流通到泊州的银铜,也并没有全用来锻兵筹武,大部分是进了商户的口袋。”

赵晃:“那先生还记不记得那夜,朕嘀咕了一句话?”

江楚:“您说,宫闱秘事?”江楚见他几不可见的颔首,看了眼身旁的两人,“今夜你们听到的任何话,只准烂在肚子里。”

赵晃笑了笑,让下人又给安求客斟了杯酒,便挥退了下人。他见安求客端起来又想一饮而尽,止住他道:“哎,她们会退下许久,慢些喝。”说罢,他又看向江楚,“致使东暻海军攻入我东海防线的朝中叛臣,还有构陷宁王谋反的他者,先生想先知道哪一个?”

“王上看着说便是,臣洗耳恭听。”

“那朕给先生慢慢理。朕那夜说,需要个契机来坐实这宫闱秘事。《丰亩令》只是引子,泊州才是契机。” 赵晃看向京枕桥,“泊州此事,你京家也绊了一下吧?”

京枕桥点点头,“草民虽风流在外,但家中之事还有所耳闻。”

“那你可知,你京家与户部尚书孟洋,素有私交。”

“家父虽一直不准我们过问,但我们还是知晓一二。而且孟尚书不止是与我京家,整个泊州的商户,和他似乎都有暗下来往。”

江楚一怔,先不管孟洋与其他商户如何,就单论他与京家,若真有私交,那此次泊州之事,为什么一棒子直直敲在了京家头上?难不成?

赵晃看出江楚心中所想,“先生想的不错,孟洋根本不是王剡一党。”他见江楚脸上困惑更甚,“有个老熟人,当初在饶城没和先生说实话,到京中,也没和朕全说实话。(脸微侧,看向亭外)带过来吧……”

江楚顺着声音看去,见一人急趋而来,待拨开垂帘的那一刻,江楚心道:“果然。”因为来的人不是什么张三李四,正是那光禄寺少卿——谭文显。

谭文显讪讪一笑,行礼道:“下臣谭文显拜见王上,见过侯爷。”

赵晃:“谭大人是打算自己说,还是朕替你说?”

谭文显;“(慌张)下臣不敢!”他看了眼江楚,又悄咪咪看了眼赵晃,这才理理嗓子道:“其实一切事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从当初章庆发现泊州有私下流通的铜银时,他便已经踏入了陷阱之中。他所掌握的一切有关宁王谋反的证据,都是他人故意捏造的。而下臣,也是这骗局的一环。”

安求客在旁边喔了一声,好似听了个恍然大悟。可这事儿八竿子跟他打不着一撇,那时候他还搁关外困着呢。江楚碾了安求客一眼,继而问谭文显道:“谭大人既然知道自己是骗局一环,为何还要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