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嘿,各位中央的大佬们,江宇我可就交给你们了,有啥不对的地方,尽管批评指正哈!”
江宇笑嘻嘻地说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哈哈,小江啊,你就放心吧!我们党可是公正的化身,一切都会有个说法的!”
朱庆国拍了拍江宇的肩膀,眼神里满是坚定。
回到京城后,朱庆国就像个辛勤的小蜜蜂,把这次调查的结果精心整理成了一份书面报告,然后郑重其事地报送给了中纪委和农业部的领导们。
李光波看着江宇毫发无损地回来,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痒痒的,难道这几天的兴师动众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他挠了挠头,一脸的不解。
而朱庆国的这份报告,在中纪委、农业部、政策研究室的联席会议上可是炸开了锅。
大家意见不合,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江宇简直就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公然挑战国家法律,为了自己的乡镇利益,连国家基本法都不放在眼里,必须严惩不贷。
另一派则认为江宇是个敢于破旧立新的勇士,他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敢于改革,这两项措施应该继续完善,并且大范围推广。
两派人马唇枪舌剑,争论得不可开交,连续几天都没个定论。
几天后,中纪委、农业部、政策研究室的高层们一合计,干脆把这两种意见都上报给国务院吧,这事儿可关系到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呢!
就这样,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方式是否正确,竟然惊动了国家最高层。
夜深人静之时,高层领导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如昼。
杨建国在宽大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就像是在思考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一样。
他就这样走了快半个小时,终于下定决心,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毛笔,在一份文件上用小楷写道:
“酌情加大试点范围,看看效果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写完后,他又想了想,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加了一句:
“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处理完这些公务后,杨建国才安心地坐车回家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边吃早点边看报纸。
突然,他看到人民日报上有一篇关于民生问题的社论,不禁又想起了江宇:
“这小子说不定能成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人物呢!呵呵,真是有意思啊!”
“爷爷!你一个人在那儿傻笑什么呢?”
一个长相甜美、活泼可爱的女孩从外边跑了进来,头上还冒着汗气,显然是刚刚锻炼完回来。
“丹宁啊,爷爷没笑什么,快来吃饭吧!”
杨建国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孙女,眼里满是宠溺。
“爷爷,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好玩的事儿啦?快跟我说说嘛!”
丹宁撒娇地说道,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充满了期待。
“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社里那个采访土地流转的重任,被我杨丹宁一把抢到手啦!”
杨丹宁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地宣布道,仿佛刚刚征服了一座大山。
“你呀,真是个假小子,整天风风火火地往外跑,将来哪家小伙子敢娶你哦?”
杨建国笑着摇摇头,话语里满是宠溺。
突然,他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脸疑惑地追问:
“丹宁,你刚才说要去采访啥来着?”
“哎呀,爷爷,你这记性!社长从某个神秘渠道得知,齐鲁省有个小镇正搞得热火朝天的土地流转,想挖点独家新闻呢。”
“我一听,嘿,这机会岂能错过?”
“立马就把这活儿给揽下来了!”
杨丹宁手舞足蹈地解释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哦,这样啊。”
“那你下去后可得小心点儿,遇到什么麻烦事儿,记得第一时间给爷爷打电话。”
“你爸爸最近忙得跟陀螺似的,顾不上你。”
杨建国一脸严肃地叮嘱道,话语里充满了关切。
“爷爷,您就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个人了,还能让自己吃亏?”
“等我拿到头条,发了稿费,全给您老人家买好吃的!”
杨丹宁拍着胸脯保证道,笑得像朵盛开的花儿。
“哈哈,好!爷爷就等着享孙女的福啦!”
杨建国笑得合不拢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悠悠地走进了书房。
而另一边,江宇——江家凹乡的党委书记,正等着杨丹宁的到来。
这家伙,说不定是个半老徐娘,哦不对,是半大老头子,还挺能折腾的呢!
杨丹宁心里暗自嘀咕着。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去,竟给江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