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胜仗(九)

川卒 梅沙闲士 1649 字 4天前

当时20军军部及直属部队当时驻防在平江水口岭,所属第133师驻关王桥,第134师驻唐家坳。会战开始后,20军接到的命令是在新墙河以南、汨罗江以北阻击日军三天,掩护长沙地区的主力部队完成防御部署。军长杨汉玉接受任务后即命第133师在以泊罗江北、新墙河以南地区(纵深约四十华里),沿铁路之黄沙街、龙凤桥、下高桥等地构筑工事据守,第134师在青泉峰、影珠山、古华山等地占领阵地,对日军进行阻击。

134师以向文彬402团占领关王桥即设阵地;133师以景嘉谟399团担任鹿角至龙凤桥任务;徐昭鉴398团担任龙凤桥至新墙河下高桥防务。该团当以第三营向有余、第一营彭泽生沿新墙河警戒,二营王超奎为团预备队。

在敌发动进攻前两天,398团徐昭鉴团长令王超奎的二营:“以排为单位占领九个排据点,自开战时起死守三天。完成任务后到关王桥集合。”

王超奎与副营长杨曦臣研究后,以何滕文第四连专守下高桥连据点,以余星星第六连专守谢子其连据点。第五连及营直属部队守新墙河相公岑据点。399团王化南的第三连守黄河街连据点。整个师正面只用四个连防守,其余部队全部撤至关王桥一线。

鬼子突破新墙河防线后,即以主力向南突击,企图拔除泊罗江以北据点,扫清它南下长沙的障碍。当日寇向各据点进攻时,各据点都各自为战,坚持抵抗。激战两天一夜,敌竟用燃烧弹摧毁据点的鹿柴障碍,士兵被燃烧弹烧伤及负伤者过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第三天下午,王超奎下令突围。他命杨曦臣副营长率领士兵数名到后方高地掩护撤退。王超奎本人首先跳出外壕与鬼子肉搏,掩护据点内的士兵撤出阵地。不料在拼搏中被鬼子机枪击中三发,不幸壮烈殉国。

杨曦臣副营长得知后,立即率弟兄们冲了回来,又牺牲了两个排长才将王超奎尸体抢回。为了迟滞敌人前进,不让鬼子快速接近我师阵地,杨副营长又收容了剩余的六十多名弟兄,卡在长湖冲、红桥两处顽强阻击鬼子,打死打伤上百名鬼子。一直坚守到天黑后才撤回关王桥。

当撤回士兵哭诉营长王超奎如何英勇与敌拼搏以致殉国时,夏炯副军长(兼133师师长)脱下军服覆盖在王超奎遗体上抚尸痛哭,弟兄们无不为之落泪。

战后,国防部为了表彰王超奎营长的英雄事迹,将新墙乡改为超奎乡,相公芩(王超奎阵亡地点)改为王公芩。同时蒋夫人在重庆广播有意刺激英美在太平洋战争中不战或投降,曾说:“我国没有降将军,只有断头将军。如王超奎少校守新墙河就是这样。”。副营长杨曦臣也授了干城甲种乙等奖章,年终又授了陆海空军乙种二等奖章。这不只是他们个人的光荣,也是二十军及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