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国情怀

听人讲话时颇有规矩、从不喜欢插嘴的夜遐迩在听完夜三更一番言语后,将刚刚夜三更说话时递过来的那块树皮于鼻下轻嗅,却是开口埋怨起夜三更道:“老头子弄那一阁楼的书堆在那里,对于你们来说除了显摆就没别的用处,书到用时方恨少,眼下就只剩抓瞎。巫教蛊术最早起源于上古五族之一的苗族,他们世代居住于今岭南一带,此地多瘴气,又因为多雨,常年湿润,适宜滋生蛇鼠虫蚁。千万年的弱肉强食,一些个毒物存活下来,体内毒素日积月累的达到剧毒的程度,再进食一些个能使人晕眩麻痹神经的毒草,久而久之,那里的活物不比世间最毒的毒药弱。唐门暗器淬的一些个毒,便是去十万大山请教当地土着学来的。

“顾名思义,蛊便是用这些毒虫调制而成,书中记载,取山中至毒之物,如蛇、蜈蚣等五毒置于罐中,辅以一些毒草喂养一定时候,便将诸如此类的毒物放置一起,让其自相残杀,活下来的,便是母蛊。尔后选用族中至阴女子精血调养一些时日,母蛊便可诞下子蛊,此至阴女子便于这子母蛊相辅相成,一念间便可施蛊于仇人身体,教人不易察觉。只不过此法过于繁琐,千年来发展至今,即便是十万大山中的苗族后人,也大多没了耐心去调养这等有违天道的至毒之物。

“你听说的巫教蛊术,不过是以讹传讹的闲言碎语罢了。前几日刚发生命案,我便想过是否与湘西派此种秘术有无关系,只是后来细想下,便自行推翻此猜测。且不说真就有控蛊杀人夺人心智一说,根据书中记载,但凡施蛊后达到目的,须静养子蛊月余方才能重回其巅峰状态,而且子蛊也是以人之血肉作食,中蛊之人不死不休。

“如此苛刻条件,虽不知真假,但无风不起浪,蛊术其中繁杂可见一斑。如你所讲,九平道长仅仅只是短暂受人控制,远未达到所谓的子蛊以人血肉为食不死不休的地步。这一天一起命案,可是需要三个蛊,湘西派有这么大手笔?而且这几个死者的死因不也是如你们看到的那样,是外伤,蛊术可是作用于脏腑内,短时间是没有成效的。”

被夜遐迩长篇大论的一番说道点醒,夜三更再度皱起眉头,叹气道:“现在看来又无从下手了呀。”

夜遐迩自然也是无奈,她不知道眼下能否指望着弟弟瞧出一些个有用的线索,毕竟夜三更也仅仅只会用一些江湖手段来审时度势,不可能像岳青凤这种专职的官家人一般,知晓如何从一具尸体着手破局。

只是现下岳青凤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均州城府衙会否派出专业的公人前来目前尚未可知,好像事情发展至今,三四天的光景,仍旧是云遮雾罩的蒙在鼓里不得要领。

小主,

夜遐迩道:“我也仔细想过,不能干等着岳青凤那里会传过来什么消息,怎么着他那边也只是未雨绸缪的一次无理手,应对的是九宫燕背后那一场未知的阴谋。眼下武当的事,还需要我们从中周转。刚刚九厄掌门提过的规劝各门回返,这群利益为重的道士也正如石敢当与你说的那样,师门之命不可违,看来此次不借莲池枯败一事让武当丢尽脸面,他们绝对不会罢休。

“莲池本就是道教最为看重的存在,武当自然不会自揭伤疤,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也可以理解,能拖一天便是一天,这都可以理解,那可是承载武当千年气运的道门重宝,毁在自己手里,那可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以后哪还有脸享香火供养?

“如此一来,两边都不撒手,也就只能找个折中的法子。如你所讲,派人暗中监视湘西派的那位女冠,既然如此,不如便让九厄掌门多派些人手,各门各派全都监视起来。如果要他们这群人住在一起或许不可能,但是让这群人的所作所为全部透明也不是不行。如此笨办法,当下却最行之有效。

“如此一来,颜书生跟踪韩顶天一伙,看看能否解开这伙人背后的秘密。但愿岳青凤那家伙靠谱一些,能从九宫燕那女人嘴里套出些有用的信息。我们呢,等着京城下来文书将这群道士遣散回返之前,尽量保证不要再有任何伤亡,也算是问心无愧。且就按这最笨的法子,看看能否瞎猫碰着死耗子,说不定就抓到凶手也不无可能。”

绕来绕去,夜遐迩再度计上心头,不过细细想来,她口中这最笨的法子无疑成为眼下破局的唯一。

夜遐迩手中树皮敲打着桌子,莞尔笑道:“不错,你这阴差阳错的一步棋,反倒是拨云见日一般。”

对于姐姐的夸赞夜三更报以苦笑,这才是遍地撒网只等重点捞鱼,如若凶手发现以后就此罢手,到头来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棵水草都没得有。

倒是能猜到自家弟弟此时心思,夜遐迩反而开导起来,道:“这几日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安排,全都是些应对之策,全无破局之法。眼下只能如此,所谓的将计就计不外乎是。如九宫燕所说,他们还有更大的谋划,不知道是不是石敢当口中所谓的立教一事。但归根结底,这已然是触及国之根本,涉及我大国颜面,不得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