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初之人,卉服蔽体,非为御寒而作。及令民情渐开,物欲牵扰,气禀少衰。寒时深藏岩穴,和暖方出觅食。遇暴风疾雨,皆挨肩猥抱,缩首折腰。
辰放己身精血充盈,寒暑自若。见众民不耐兹苦,乃教其搴木茹皮,可披身以御风霜;綯发閐首,勿垂背以去灵雨。而人从之,遂称为衣皮之民。辰放治二百五十岁,临终命葬于峨眉山旁,号曰元皇。
子孙历传四世。初循蜚纪时,惟德相承,有号无世。至此则父子继立,有号有世,咸有制作,后人因而利之,是谓因提纪,凡十三氏。次曰蜀山氏,继辰放以治。
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后有蚕丛、拍濩、鱼凫三君,各数百岁。
蚕丛出居瞿上治民,鱼凫导合江流,及治蒲泽,后入彭山修道。拍濩世守蜀山,因以为号。有君曰景生。人氓椎结左言,不知文字,因教以会理民物,使之智流四远。
时大通明,复有豗傀氏出,治东北,传六世。而浑沌氏作于西北,生而不杀,予而不夺,执中涵和,除日无岁,无内而无外者。浑沌之治也。传七世。
东方有东户氏作,其为熙载之世,绍荒屯,遗美好,垂精拱默,九土承流。禽兽成群,竹木遮道,颜行不拾遗,随处有馀饩。宿之陇首,衣以木皮。其歌乐而无谣,其哭哀而不恸。盖至德之治也。
其传始远,十七世而皇覃氏作,又曰离光氏。其治天下,官天地,府万物,在而不治,信乎无假。是故生死同兆,而不可相陵。
时有六凤鸟出,皇覃氏知其应时来仪,但自词自啸,不少夸异。治二百五十载,遂逸入太白山。其子孙相传七世。
有启统氏作,传三世。有吉夷氏作,传四世。二氏皆韬光晦迹,而民自化,万庶如涵泳于和气之中。及几蘧氏出,不治亦不乱狥,耳目内通,而外乎心知。
时天下之人,已将人皇所设配合之道废弛,昼则旅行,夜则杂处,是以所生子女,惟知有母,不知有父。一似鹑居鷇饮,生世不求不誉,死则槀舁风化而已。几蘧氏任民情所欲,谓之曰知生之民。
几蘧氏没,狶韦氏作,得道以挈天地,令民自适己意。乃就泉通沼,即阜成台,随地种木,栽花满囿,鸟啼兽走,日与民同乐,佚游无度,暮亦忘归。
太古之民,穴居野处,夕隐朝游,搏生咀华,与物相友,无妎伤之心。逮乎斯世,人民机智,欺禽兽为异类。试将驯善小畜扑杀,以为可取。其后侮及猛悍之物,而物即舞爪张牙,抵角喷毒,与人为敌。人不能胜,反遭其害。
狶韦氏传世至四世,东海有圣者作,驾六龙,从日月,栖于石娄之山颠。不忍见民如此,乃教之构木为巢,聚薪为橹,暑则高栖其上,寒则仍居穴窟,令其垒石横木以掩塞之。或于路遇猛兽,可攀缘所架橹巢以避。民大悦,因号为有巢氏。
小主,
其实食草木之实,人多食少,半饱度日,都有羸弱而毙者。有巢氏复教民曰:“人多则胜兽,何不聚众,入山搏执禽兽以为食?饮其血,茹其毛。先取其皮蔽前,后取而蔽后,愈于木实难继,草衣易敝也!”
众人集有力者在前,老弱随之,各执梃投石,或徒搏设机,捉取禽兽,果然肥甘适口。号曰:“有巢氏之民,搴其羽革,紩衣挛领,加口冒以贲体。”
自此恣啖血肉,生起雄心暴性,常为争夺禽兽,在旷野相殴。甚有持杖格斗,负者不伏,结纽至公道老人处质之,听其分析。老人乃有巢君所选秉正执中者,使其处分庶事,刻木结绳以为政,不许争誩,斗殴自是少息。此为断讼之始。
上古人民既死,举而委之于壑,都被禽兽所食,蝇蚋攒嘬。人子过见颡泚,中心不忍,乃以虆梩取土掩覆。至是有死者教其厚衣之薪而瘗之,不封不树,为葬埋始也。
有巢氏治三百余岁而隐,传二世,有燧人氏出于天水。观天之星辰,列为二十八宿;分岁为春夏秋冬四时,时各九十日,分孟仲季三月。初游丕佥山颠,其山不周,为日月之都。黎明见一鸟,金羽三足,长喙赤睛,在南垂大木枝上丁丁而啄,粦然有光,复投南飞去。
燧人察知空中有火,丽木则明。乃别五木之性,顺四时而改火,以燧天之意,谓之五燧。春取榆柳,夏取枣杏,季夏取桑柘,秋取柞楢,冬取槐檀,效鸟喙啄木法,以刚尖之物钻之,始以烟起,继以火出。
自有巢教民巢居,犹未知火食;燧人教以钻燧取火,得燔炙熟食之法,而民大利,故曰燧人氏。谓木器渗液,又教民范金合土,陶冶器皿,为缶甑瓯。由是火之功用弘矣。
正是:火体既明方可用,窑坯未炼不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