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章含辛茹苦

陈领:“不用不用你煮,赶把饺子煮坏了,就没有法吃了。你上炕前跟妹妹吃,听话。”

杨大春、杨小花非常相信、听她们这位,在他们兄妹俩的心目中,慈母般的,老姑奶的话。所以杨大春也没有,多想什么事儿,便脱鞋上了炕,坐在了饭桌前,拿起了一双筷子。

陈领站在屋里地上,笑盈盈的看着扬大春、杨小花兄妹俩,每人夹了一个,饺子放进碗里。嘱咐小花:“小花你吹吹饺子,再上嘴里填。饺子忒热了,别烫坏了你的嘴。”

杨小花忽闪着大眼睛,望着老姑奶:“老姑奶,我前不吃哪。我、我等着老姑奶一块吃。”

陈领:“你别等着我了,我得煮一会哪。你前跟哥哥吃吧,小花听老姑奶的话。”

杨小花听话的,点了点头儿:“嗯。”

陈领站在屋里地上,看着杨大春、杨小花兄妹俩,每人吃了两个饺子以后,才回到了外间屋里。她来到外间屋,可不是煮第二锅饺子的,饺子一锅就煮完了。当时家家户户的,白面都很少。她只包够了杨大春、杨小花兄妹俩,够吃的饺子。她自己擀了一碗,白薯面的黑面条吃。

注:白薯面的面条的做法是,白薯干磨成了面,再放上点榆树的,榆皮面掺和在一块做成的。一种白薯面儿,是擀不出面条来的。因为白薯面儿,粘不到一块没有劲儿。榆树皮面黏、有胶性、能凝固。只有这两样东西儿,掺和在一起,才能擀出面条来哪。要么那个时候,经常有做买卖的人,走村串乡的,买榆树皮的哪。买到榆树皮晒干、磨成了面儿,卖给各家各户吃,白薯面的面条用。这是人们在少钱、缺粮,还要生存下去,想出的办法。不难看出人穷了,也是一种简单、科学的动力。更加充分的证明了,伟人说的一句话:穷则思变。那个时期在杜柳村儿,这一带的乡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吃过,白薯面擀成的面条儿。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还记的非常清楚哪。

陈领怕杨大春、杨小花兄妹俩,看见她吃白薯面的黑面条儿,心里一难受,吃不下饺子去了。她来到外间屋里紧着、忙着的,把早已经擀好了的,白薯面的黑面条儿。下了锅煮熟了,捞到碗里撒上点盐,蹲在了锅台前吃。

杨大春、杨小花是两个,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陈领去了外间屋以后,他们俩一个饺子都有吃,等着他们的老姑奶,煮熟了第二锅饺子,回来一块吃。杨大春一开始,能听见陈领烧火的响声。过了一会外间屋里,就没有了任何的响动声了。又过了两、三分钟,杨大春还不见老姑奶,端着煮熟的饺子进屋。他生怕老姑奶,出点什么意外的事儿。他就下了炕,趿拉着两只鞋往屋外走。他走到屋门口儿,撩起了门帘儿,一步就跨过了门槛儿,站在屋门口一看。老姑奶正蹲在锅台前,手里端着个碗吃饭哪。他往老姑奶手里,端着的碗里一看,老姑奶吃的是,白薯面的黑面条儿。他的心立刻往下一沉、鼻子一酸,眼泪可就流下来了。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