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刀在鞘四顾天下(六)

赋阳村山路间的军营外,看守的将士没有阻拦苍南城城主吕谦麟和降魔殿第九正司参洺的到来。

吕谦麟脚步匆匆地走到了中军帐外,可是通报的护卫却过了许久都只说盘戈大大将军还在与几位将军大人商议对策,所以吕谦麟只能始终站在营帐外等候,倒是参洺被准许走入帐中,与其他几位降魔殿正司一同参与行军策略的商讨。

参洺走入营帐,除了围在堪舆图前的几位披挂重甲的将军外,还有三位同样身穿紫色官服的降魔殿中人站在营帐角落,虽然盘戈给足了礼数准许降魔殿一同参与商议,但向来不愿意掺和庙堂之事的降魔殿也识趣地始终旁观,只需要最终执行陛下的旨意便是了。

看见了第九正司的到来,其余几位降魔殿正司都有些意外,但也还是神色肃穆,参洺与轻轻点头的盘戈行过一礼,便走到了几位正司身边。

此次主领降魔殿中人行事的第七正司看向参洺低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降魔殿中的十八位正司之间,除了第一正司和第二正司地位超然以外,其余正司并无职位高低之分,虽然如今第三正司唳钧也因为就任京城主坛而多了些权势地位,可其他正司依旧是平职同责,所以参洺虽然是第九正司,却并不需要对第七正司执下属之礼。

参洺双眼看向不远处绘满行军路线的堪舆图,低声回道:“朝廷给你们的旨意是什么?”

此时已经到了所有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所以第七正司也无需再隐瞒,他缓缓说道:“降魔殿需要在大军压境之时偷偷潜入赋阳村中搜寻那位‘地藏顾枝’的行踪,若是能够只让大军作为压迫震慑所用,而依靠降魔殿找到并劝动那位隐姓埋名的武道宗师,自然再好不过,如果没办法,就要作为大军开拔的先锋,率先与那‘地藏顾枝’动手。”

参洺微微皱眉,问道:“这道旨意是直接给到你们三人,还是唳钧通过降魔殿发布的任务?”第七正司叹了口气,说道:“旨意直接送到了言封城的降魔殿外,我不得不接。”

参洺不解道:“从来没有过旨意越过京城主坛直接传达至降魔殿正司手中的先例,为何要刻意避开京城主坛?”第七正司看向参洺,说道:“你知道为什么的。”

参洺自然知道为什么,因为唳钧绝对不会答应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那位第三正司大人可不是与冀央和麟书那样出身武林的江湖人,而是当年曾在前朝担任将军的朝臣,所以唳钧若是得到了这道旨意,定要与皇帝陛下直言进谏,那时陛下和朝廷就无法如此轻易地调动降魔殿。

可是若旨意直接送至地方降魔殿,只能通过京城主坛与朝廷庙堂讨价还价的几位正司便不得不接过旨意,而且,今日受命来此的几位降魔殿正司,无一不是十八位正司中武道修为的佼佼者,摆明了朝廷也是有意为之,无论目的真的只是为了借助降魔殿的力量逼迫那位“地藏顾枝”,还是和传言那样要削弱日渐离心的降魔殿,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降魔殿即便再地位超然权势独到,也终究只是奇星岛王朝的座下机构,只要还在奇星皇帝的治下,便都要遵循旨意,所以今日降魔殿不得不卷入这场逼迫之事中,还只能作为旁观者和冲锋在前的先锋。

此时的降魔殿,不再只是那一个负责裁决审判的阴森衙门,而是象征着奇星岛王朝所掌握在手中的武林势力,这便是降魔殿想要将武林江湖也纳入督察之中的自食其果。

盘戈和几位将军的商议已经结束,他看向降魔殿的正司,问道:“几位大人可有其他见解?”第七正司摇摇头,盘戈便不再言语,挥挥手示意几位将军可以先行退下去早做准备。

然后盘戈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什么,看向参洺问道:“第九正司大人,是与吕城主一起来的?”参洺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道:“回大将军的话,吕城主如今就在帐外等候。”

盘戈揉了揉眉头,招招手示意身旁的护卫道:“请吕城主进来吧。”护卫听命走出帐外,几位降魔殿正司也识趣地告辞,盘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营帐门帘掀开,几位降魔殿正司走了出去,吕谦麟愁眉不展迈步走进营帐。

吕谦麟看着坐在堪舆图下的盘戈,毕恭毕敬地行礼道:“苍南城城主吕谦麟,见过大将军。”盘戈抬眼看向吕谦麟,声音低沉道:“吕城主,我记得我们已经说过此事了,难道吕城主又想起了什么忘记的事情,要来教我大军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