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曾记当初少年时(一)

小主,

所以我虽然有些不愿看到祈水山庄做出那个决定,却也并不觉得失望。可我只是觉得在行走江湖路上身边跟着这样的江湖人好像不太合情合理,当然也只是不遂我个人本心而已,自然是自私作祟。所以我想看一看祈水山庄之外的这座江湖,是不是还有更多可见的风采,毕竟我们一眼就能看得见祈水山庄之后会走的道路了,难免无趣。”

傅庆安笑着道:“这倒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我还以为你顾枝只是觉得祈水山庄所作所为不顺你意也不合乎道德大义就要划清界限,甚至要对整座江湖失望,然后说一句江湖不过如此。”

顾枝白了一眼,说道:“我虽然没怎么走过海外和江湖,但也不是一个只会在奇星岛南境画地为牢的傻子吧?还不至于眼界如此狭窄。”傅庆安摆摆手,笑道:“开玩笑。”

驼铃声响,还有嘈杂细碎的交谈声由远及近,顾枝和傅庆安抬头望去,学塾小院外又有一队满面风沙的商贾车马缓缓经过,其中还有几辆精致马车,微微掀起的帘子中有一位姿容明媚的少女好奇打量着四周的景色,突然看见了小院中的两个年轻人,少女连忙收回视线躲进马车中,脸色微微红润,看来是个久在闺阁的单纯女子,只是和年纪相仿的两个男子对视一眼就羞涩不已。

顾枝瞥了一眼那队车马,自然也看见了那个少女,笑着调侃道:“以前只觉得于琅和徐从稚这样的男子生得这么好看已经足够让人愤懑不已,原来你傅庆安也不错啊。”傅庆安依旧手撑腮帮,说道:“难道不是我一直姿容出色,只是你没看出来吗?”顾枝耸耸肩,不予置评。

傅庆安笑道:“怎么不会是那个女子看见了你所以羞红了脸?对自己怎么没有信心?”顾枝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此话不可乱说。”傅庆安切了一声,原来是怕被某人知晓了。

时近晌午时分,学塾的课业告一段落,坐在小院中的顾枝和傅庆安也正好已经收拾起棋子入罐,那些奔走而出喜上眉梢的蒙童好奇看向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只是孩子们习惯了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商贾,于是只是飞奔而过的一瞥,身影早就冲出小院不见踪迹,得以放飞手脚和心思闯荡大街小巷,暂时放下那些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圣贤言语。

小镇唯一的教书先生简随杏收拾好圣贤书籍,这才拍了拍身上儒衫领着一个气态温和眉眼伶俐的孩子走出学塾,昨日简随杏便与顾枝和傅庆安介绍过这个尚无姓氏只是叫做章穗的孩子从小父母就病故了又无其他亲人,于是孑然一身的简随杏就将孩子带在了身边养着,从一个两三岁的懵懂稚童如今已是一个马上就十岁的男孩了。

章穗礼数周到地与顾枝和傅庆安作揖行礼,顾枝和傅庆安站起身笑着点点头,简随杏揽着孩子的肩头,笑着道:“顾先生,傅先生,下午还有课业未能饮酒,只能请二位去酒楼吃一顿乏味菜肴了。”顾枝笑着拍了拍腰间酒葫芦,说道:“无妨,昨日已经偷偷攒了些酒。”

简随杏抚须而笑,伸手做引,顾枝和傅庆安跟在青衫读书人身后走出学塾小院,章穗顺手合十院门,却没有落锁。这座位于大漠荒野的孤零零小镇能有这样一座学塾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久居此处的百姓大多十分感激这个气态儒雅与人为善的教书先生,更敬佩这位教书先生还有一手不俗医术。

几人穿过街巷,沿途多是简陋黄石搭建垒起的房屋,倒也算是坚固,这座小镇当初是由避乱前人来此聚集,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一座连贯大漠内外的商贸城镇,也还算得上是繁华,只是住在此地的百姓却不多,街上人来人往更多还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商贾行人。

小镇居中位置有一口挖掘幽深的井水,四周围着高耸的石墙,抵挡风沙侵袭,来来往往有不少人拎着木桶从此汲水,作为小镇中为数不多的清水来源,许多百姓每一日都要来此提水。

简随杏看见远处有一个老妪带着自家年幼孙女各自拎着一个水桶来此提水,简随杏拍了拍章穗的后背,轻声道:“去帮个忙吧。”章穗点点头,奔向平日里就经常帮些举手之劳的老妪和小女孩。

简随杏笑着看向男孩勤劳奔走的背影,说道:“顾先生,傅先生,我们先过去便是了,章穗这小子干起活来勤快得很,没个一时半会不会歇下来。”顾枝点点头道:“简先生教导有方授业有道。”简随杏摆摆手说道:“顾先生可别说这些大话来诳我啊,万一当真了我可是就要忍不住喝上一壶酒了。”顾枝笑道:“那就是我劝酒功力还不够了。”

三人随意闲聊着,一路上有许多风尘仆仆的小镇当地青壮见着简随杏都会主动行礼,简随杏便笑着点点头,有时还会刻意停步与人交谈几句,昨夜简随杏已经与喝过酒的顾枝和傅庆安聊过许多,大致知晓这两位年轻人的性情,于是大多眼神示意一番,并不觉得待客不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