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心思活泛的岛屿之主找到了光明岛上的实权人物开始攀谈交流,话里话外自然还是想要了解那些光明皇帝召开光明大会的打算,可是这些就职以来都没有亲眼见过光明皇帝的高官权贵还真对此一无所知,只能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与各大岛屿之主虚与委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明岛上仅存的那些世家大族大多都和海外的其他岛屿有所往来,几位岛屿之主就走到了于家所在处,和于家老家主热络交谈,虽然知晓于家除了那个不遵祖训的于肃呈之外再没有人和光明岛权势有所牵扯,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能够从话语里多探听些消息也不失为一种益处。
可是于家那位已经独居高宅大院修身养性多年的老家主却只是笑着闲谈,有意无意地将那些试探言语都挡了开去,还不会让人觉得生硬和冒犯,这就是世家大族能够在当年光明岛革新中存活至今的关键所在了。于家次子于肃呈没有站在于家此处,而是与那些光明岛庙堂中枢的官员们站在一处,显得有些不起眼。
光明岛的港口总是世间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哪怕今日在此的不是走南闯北的商船和客船,可是喧嚣却丝毫没有消减,言语交谈此起彼伏,根本无法靠近此处附近的百姓们仅仅靠着想象也能够猜测几分港口附近的非比寻常。而置身于这番热闹之中的大人物们,无论是视线还是心神,更多还是落在了通往海港处的那条被重重大军护卫森严的道路上,等待着那位光明皇帝的到来。
外围的护卫大军如潮水般开始翻涌,站在甲板上和港口处攀谈来往的人群慢慢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只有海浪声还在不知疲倦地拍岸,只是随着那沉重响起在所有心上的战马声和步伐声回荡开来,就连海浪的哗哗声响也显得那般遥远和微不可闻。人们不由得摒住了呼吸,静静看着大军缺口处那缓缓走来的身影。
一身明晃晃的黄袍倒映着天光的璀璨,人们只是凝神望去几眼就要不由自主地移开视线和眯起眼睛,否则就要被那纯澈明亮的光芒灼伤眼眶。
那个身影走出光亮,终于清晰地出现在所有的视线中,搭建在海港居中位置的高台台阶上,那个身穿真龙黄袍的中年男子独自登高。
所有人都屏息静气慢慢等待,没有人窃窃私语地议论也没有人胆敢在此时制造出异响动静来。
即便抛开光明岛千万年以来所有的奇异传说和滔天权势,只说如今这位将光明岛革新推向了新的高处的皇帝陛下,所有人也不由自主地投注了足够的敬仰和崇敬,这场注定只会由眼前这位光明皇帝主导的光明大会,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改变什么,都让人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犹疑。
那个身影终于走到了高处,比所有的楼船都要高,似乎还要比世间最高的山峰更高,禹夏城中的晏山就在他的身后,可是却还是在他周身的光芒映照下显得那么遥远和渺小,光明皇帝站在高台之上俯瞰众生。所有人都在等待他开口言语,是开门见山地惊天动地,还是循序渐进地商议讨论。
可是独自站在高处的光明皇帝却视线缓缓落在远处海面上,有一些岛屿之主察觉到了光明皇帝的异样,便循着他的视线也望向看远处的海面,可是除了光明岛的钢铁舰队之外,海面上就连渔船都没有了,海鸟掠过海面,鱼儿翻腾起浪花,不过寻常而已。那么光明皇帝究竟在看着什么,又在等待着什么呢?
光明皇帝的眼底深处倒映出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是接天连地的海浪和云层,在天际界限处,一艘飘摇不定似乎随时都会倾覆的绿竹小舟缓缓出现,一个身穿红袍的身影独自站在其上,背负双手神色淡漠。一叶小舟独行,然后就有宛若黑云压城的密密麻麻舰队随着显出身形,簇拥在绿竹小舟身后,携着让人窒息的威压缓缓逼近。
小舟上,轻轻落下脚步身穿儒衫的晋汉神色恭敬虔诚地走到了魔君身后不远处,弯腰拱手行礼道:“主人,大军都已进入各大海域,只等光明大会落幕,魔军就会全力开拔,到时安置在所有岛屿之上的暗桩和后手也会同时发作,一切尽在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