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为众生换太平(二)

光明岛的那处孤立于湖面上的阁楼屋檐下,身披真龙黄袍的光明皇帝独自仰头望向远处北方的方向,在那些长刀出鞘的异响和光亮乍起的异象惊骇世间的时候,光明皇帝看见了更多。

他看见了在那秦山之巅一身白衣破败的顾枝陨落下坠,看见站在小舟上心焦如焚的君策,也看见了走出门扉秘境缓缓走向海岸的少年华朝。光明皇帝的眼神平静,神色也没有丝毫起伏,可是在他的眼底深处,那些破灭不定的星海翻涌出异乎寻常的光彩,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翻天覆地了。

通往阁楼的廊道中,身穿繁复暗紫色官袍的寇槐易神色恭谨地缓缓走来,站在光明皇帝身前十步之外,毕恭毕敬地弯腰拱手行礼,朗声道:“陛下,岛屿之主和王朝使节都已临近港口,光明岛上的各阶官吏与世家大族同样等候在了海岸处,光明大会只待陛下亲临就可正式开启。”

光明皇帝轻轻点头,没有了平常闲谈下棋时的儒雅和随和,而是让人发自内心地畏怯和敬仰的威严,寇槐易静静等在原地,依旧维持着弯腰拱手的行礼姿态。

直到一盏茶的时间过后,光明皇帝的手掌才轻轻托起寇槐易的双臂,然后轻声说道:“走吧。”

光明皇帝率先迈开步伐,随着他的脚步落下,整座皇城之中,有鼓声阵阵作响,寇槐易紧紧跟随在光明皇帝身后,微微低着头,神色恭敬。

光明皇帝走出阁楼和廊道,等候已久的三千金军将皇帝陛下牢牢护卫其中,虽然对于位居天坤榜榜首的光明皇帝而言,这些护卫显得那样毫无用处,可是随着装整齐全的骑兵步兵都开始汇入,那种象征着汪洋之上最至高无上权柄的威严便无形之中降临在所有人的心神,这是一种权势的象征,也是唯有光明皇帝才有的威严。

万人大军簇拥护卫着光明皇帝和庙堂中枢的大臣们一同去往注定此时喧嚣震天的港口,在禹夏城不远处就有一座世间最为繁华热闹的海港,而在最近数月之间,则注定那些商船和客船再难靠近,毕竟此时汪洋之上一百零八座岛屿所有真真正正掌握着至高权势的大人物都因为光明令的出现而齐聚于此,共襄盛举。

禹夏城中的各阶官员和分管岛屿之上各地的封疆大吏也齐聚在此,此时的港口附近,就连寻常百姓家都被严格把控起来,密密麻麻的护卫军牢牢守卫在港口附近,光明岛在汪洋之上所向披靡举世无敌的舰队更是铺开在海面上,隔绝所有的威胁和意外。

这些汪洋上的大人物们,虽然对于再次现世的光明令心存疑惑,不知道在如今太平安稳的世道下,还有什么大事是值得光明皇帝召集所有岛主一同商议的要事。可是能够亲眼看见并且亲身参与光明大会,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都是足够觉得荣幸和不负此生的大事。

海港处人声鼎沸,来自天南地北或相识或结怨或素不相识的人们来往交接,只是无论是寒暄叙旧高谈阔论还是冷嘲热讽暗中算账都要思量一下如今所处的地界,都要忌惮一下那个无论是权势还是武道修为都举世无双的光明皇帝,所以在守卫森森之中,这些大人物们还是维持住了微妙的平稳,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那些细碎话语之中,说起的有几座岛屿之间来往已久的交情,露出笑脸的大人物看起来那么真诚,似乎平日暗地里那些争夺利益和地盘的小手段不过是误会;还有早就结怨的岛屿之主也在大笑着攀谈,只是若不是在这光明岛的港口处,或是就此离开,恐怕还是要打个你死我活来才好。

也有人在闲谈起那不久前惊骇世间众生的异象,有跻身天坤榜的岛屿之主猜测是武道修为极高的宗师在交手,甚至有可能就是如今天坤榜上的那几个游侠在分个高下。

所有人虽然还是攀谈来往,可是却都各怀心思,更多的是在等待那个很多时候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光明皇帝,毕竟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传闻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出现在庙堂之上了,可是光明岛依旧蒸蒸日上,权势和名望还是势不可挡,所以无论这位皇帝陛下是怠政还是只是更愿意隐身幕后,这个名号所象征的威严和尊崇却丝毫不减,足够任何人心怀憧憬和向往,自然也有畏惧和胆怯。

如今的天下大势,许多置身其中的岛屿当局者迷,可是作为金藤岛和奇星岛这类大岛屿来说,其实那些暗流涌动和权势之争几乎昭然若揭,所以光明大会的召开绝不只是这位皇帝陛下的心血来潮,而是要对如今的混乱之势来个一锤定音,那些心怀各异的大人物们此时无不在心中盘算着未来的规划,也揣测那些皇帝陛下究竟会做出什么决定来。毕竟在历史上的两次光明大会中,最终所确定的可都是足够惊天动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