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战一场曾经年少(一)

壶泽城背靠“金瓶潭”十三城,直面锦泮山脉的边缘地带,自然不及宝盐城的四通八达和繁华昌盛,可是壶泽城毕竟是地处松瓶国西部的重镇,更有大军兵马司驻扎,所以能够在此担任城主之人都是位不高权却重的存在。

历史上便曾有两位兵部尚书和一位吏部尚书崛起于此处,于是后来凡是能够被调遣至此的年轻俊彦,无不是松瓶国朝野上下公认的未来庙堂栋梁,如今坐镇这座城池的城主杨立源便是近几年松瓶国朝廷最为瞩目的其中一位年轻人,弱冠之年就入了翰林院,后来补缺壶泽城城主,短短数年而已,但凡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将来此人在庙堂上的座椅不会低。

更何况杨立源背后还站着个就任宝盐城郡守已逾二十年、简直就是一人问鼎“金瓶潭”十三城的传道恩师,所以这几年杨立源在壶泽城大刀阔斧地挥斥方遒,不少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褒贬不一,却都知晓这个年轻人的野心不小。

勾连周边四城打造“小金瓶潭”牵引通往宝盐城的商路分流也好,与城外驻扎兵马司分部统领一同亲征商路清剿匪患也罢,都是杨立源新官上任放的火,敢想敢做,倒是有些一清松瓶国朝野沉寂几十年垂垂老矣气象的风头。

壶泽城城主府一间位于后院深处的书房中,只有身穿简单儒衫的一个青年独自负手而立,他的眼前悬挂着一副松瓶国中部和西南的堪舆形势图,其中几条红色细线蜿蜒蔓延,正是历来繁华车水马龙的商路,更有一条细线微微加粗几分,正是从锦窑城直接通往壶泽城的一条崭新山路。

杨立源伸出手指轻轻敲打在堪舆图上,前不久兵马司已经调动人马开始沿着这条商路开始清洗山匪,务必要将更多伺机而动的山匪扼杀在萌芽中,尤其是宝盐城林家二少主不久前亲自登门兴师问罪的那伙山匪,其实杨立源并不介意林家的趾高气扬,反而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杀鸡儆猴机会,所以这才让兵马司只管把动静闹得大些,干脆利落地流些血掉些脑袋,才好吓得住那些眼馋这条商路的匪患。

杨立源其实和庙堂上下猜想的,只是来这壶泽城镀金然后不久后就会返回京城就任中枢不同,杨立源是真真正正打算在这壶泽城多待几年的,至少无法将袭扰西南商贸和中部的匪寇清洗干净,也要把这条锦窑城通往壶泽城的崭新商路给彻底稳固下来。

本来按照杨立源那位郡守恩师的主意,只要在这壶泽城待个几年,自然而然就会升任宝盐城城主,然后再运作几年,赢得朝野上下和往来邻国的称赞就可以顺势跻身中枢,可是杨立源却主动想要留在壶泽城多几年,一手打造出的“小金瓶潭”虽然分走了些宝盐城作为中枢位置的权势,但他的那位郡守恩师却颇为欣慰,这样也算是给本就钱财流水波涛汹涌的“金瓶潭”汇入了一条磅礴溪涧,愈加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门外有人轻声走近门槛,低声通报副城主和兵马司分部统领已经回到了城主府,并且还带回来了几个年轻人,杨立源双手负后点点头说了声“知道了”,然后披上了一件稍显富贵气质的紫色外袍,遮掩了儒衫的素净,这才走出书房去往城主府正堂。

杨立源微微皱眉有些疑惑,按理说如果兵马司已经清剿了匪徒,应该是那位统领直接亲自来找自己就好了,更要大大张旗鼓地大肆宣扬,可是如今却悄无声息,更是好像还出了什么意外?

杨立源一路来到城主府正堂,却只见那位身材臃肿的副城主神色有些不耐烦却尽力遮掩地陪着那位兵马司分部统领一同站在正堂外的院子里,身边还站着几个身份各异的陌生人,杨立源微微皱眉,然后舒展眉头快步走了上去,拱手道:“姜统领,王副城主。”那位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小上许多的统领抱拳回礼,而王副城主则笑容谄媚,连连拱手弯腰。

杨立源眼神透露出疑惑,看着一见如故私下里其实能够一同喝酒闲聊的统领姜彧,只是两人一个身为壶泽城城主一个则是驻守“金瓶潭”西侧的兵马司统领,所以在台面上还是客气却疏淡的关系,除了一些重大的决策商议之外,两人几乎从不曾会面,这也是给壶泽城那些其他官员的一种信号,不至于觉得这位新官上任的城主大人是要动用朝中权势和靠山背景一来就给兵马司和所有人一个下马威,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更不至于觉得这个城主大人是有备而来,早就和兵马司暗中勾连。

虽然坐镇此处的兵马司分部统领在官衔上并不弱于壶泽城城主,可是对于向来重文抑武的松瓶国而言,文官的职权总是要高出武将一筹半点,所以历任壶泽城城主都隐隐掌控着兵马司分部的调遣职权,以往更是有不由分说就随意调动兵马司下辖兵马的城主,妄动权势胡作非为。

而这个瞧着青年面貌实则已经不惑之年的姜统领其实见识过了两三任城主的各异作为,只是没有一个能够像如今的杨立源这般大刀阔斧干练利落,姜彧一开始也以为杨立源不过是那种仗着朝中靠山来此折腾一番其实毫无作为便打道回府高升庙堂的年轻人,只是经过这两年的相识,姜彧倒是真心认可杨立源的手腕和心性,更觉得自己和杨立源的心中展望不谋而合,为的就是将那些胡作非为的匪寇和暗中勾连匪寇的权贵一网打尽,所以姜彧才会不遗余力心甘情愿地率领兵马司兵马充当马前卒,清剿商路沿途的匪患。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