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风拂过,李秋良衣袂飘飘,他顺势轻摇折扇,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好,好!魔道贼子企图谋害我们儒道的天骄,我们偏不让他们如愿,李师兄我们相信你!”小十七用尽全力为他鼓掌欢呼,一双嫩手拍得通红,却仍不觉痛。
一石便能激起千层浪,小十七领头后,台下掌声雷动,嘲讽声彻底被欢呼声所取代。
李秋良好歹在书院待了六年,人脉广泛,交友颇多,“请来”那么多人为他撑场也不算什么。
“好!李师兄我们相信你!”
“之前连德高望重的王夫子都支持他,看来他真的是被冤枉的。”连纯路人都已经开始信任他了。
这就是声望的重要性,大儒一言就可将众人的风向逆转。
“且慢,这些也不过是你李秋良的一家之言,如何能服众?我们要看证据,没有证据就算是夫子的话也不可尽信。”许天峰用真元喊道。
之前与他文斗过的许天峰不可能就这样让他轻易自证。
“证据吗?这我暂时还没有,但禁仙卫已经在查案了,相信不久后就能证明我的清白。”
“哈哈,你没证据还在这搬弄是非,我们凭什么信你?”许天峰发现了李秋良的软肋,逮着证据这一点不放。
“就凭我这一身才气,就不需要拾人牙慧。我何必要冒险抄袭别人的诗作呢,我自己就能写出来啊。”
“我们不想听那么多,只要证据,没有证据你就是空口无凭。”
“待会我便当场即兴吟诗,这样可否证明?”李秋良反问道。
众人都觉得没有才气的人才会当文抄公,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对此则是不屑一顾的,更不会甘冒奇险。
“当然可以,李师兄学富五车无须抄袭,亦可写出千古名篇。”台下的托抢先答道,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好!那我就要看看你李秋良能写出怎样的诗句。”众口铄金,许天峰没有办法,只好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