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义怔了一怔,一头雾水道:“有这回事?我确实没有看见过那份奏疏。”
转身看向正在跟李千秋窃窃私语的杨千钟,喝问道:“中书令,你有没有见过太傅大人的那封奏疏?”
杨千钟刚才在跟李千秋小声讨论三省六部官员补缺的事项,没有认真聆听他们的谈话,被张崇义声如霹雳的质问,不由心底一寒,讶异道:“什么奏疏?”
“太傅大人和礼部联名呈上的奏疏,说是详细奏报分科取士诸般事宜,有没有见过?”
杨千钟摇头道:“我也没有看见过。太傅,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张崇义脸色突然变得难看,直勾勾地瞪着杨千钟,怒气引而不发。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敢于瞒报朝廷大员的奏疏,都是欺君罔上的重罪,势必要斩立决的。
杨千钟一句话就让书房的气氛格外肃杀凝重,郭敬之瞧着张崇义阴沉沉的神情,以及杨千钟眼中的惶恐不安,知道这事大有猫腻。
一瞬之间,醒悟过来若是直言不讳,多半会有人因此丧命。
急忙拽住准备和盘托出的穆恪,截断他的话头:“哎哟,是我老糊涂了,忘记把那封奏疏送过来,不怪你们,不怪你们,那封奏疏应该还在老夫的书房里,等下老夫派人送过来。陛下,是我老糊涂了。”
穆恪等人都是聪明睿智之人,一怔之下,马上明白了郭敬之的良苦用心,此事若是继续追查下去,恐怕又会有很多人人头落地。
主宰中书省的杨千钟鉴貌辨色,也猜出了事情的一些原委。
前些日子各方军情紧急,三省六部官员为了军政要务忙的晕头转向,多半是有人认为分科取士乃是琐碎小事,就把那封奏疏给扣了下来,没有及时呈报上去,不禁背后冷汗涔涔。
张崇义脸色阴晴不定地瞧着面有愧色的杨千钟,又扫了一眼穆恪和郭敬之,寻思这几个月因为潼关战事和尚修竹叛乱,已经死了太多的大燕将士。
既然郭敬之有心给自己搭了一个台阶下,为中书省的官员撒了一个弥天大谎,那就此息事宁人吧。
不过警钟还是要重重地敲打一下。
“既然是太傅忘记呈报奏疏,那就不是中书省渎职了。”
“不过中书令,我大燕国的三省六部是新组建的机构,大多官员是军中将领转任,有些人可能对朝廷律法不甚熟悉。”
“你要多多教导他们,不管事情多忙多急,千万不要瞒报各级官员的奏疏,这可是杀头的重罪,别稀里糊涂的因为一时怠慢,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杨千钟吓得背后直冒冷汗,不停地点头称是。
舒缓了一下情绪后,张崇义毕恭毕敬地向郭敬之询问分科考试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