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实际上,能够晋级乐团大赛决赛本身就足以证明其实力与支持度,毕竟这是全球前十二的乐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宇进点头表示赞同樋村的话。
“与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时期相比,虽然相对优势有所下降,但作为仍拥有众多粉丝的乐团,这一点并未改变,对吧?”
“是的。”
划清界限后,樋村开始直言不讳地批判伦敦交响乐团。
“然而,与排名靠前的乐团相比,其支持度较低也是事实。但我认为这并非伦敦交响乐团本身的问题,因为其成员并没有流失或变动。”
“那么……”
“是的,我认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问题出在雷蒙·多内克指挥身上。”
## 指挥寄望,赛场风云
伦敦格兰披治二轮赛最后一天。
演出前,雷蒙·多内克对团员们叮嘱道。
“诸多媒体都提及了我们的低迷。”
雷蒙·多内克看着相伴四五年的团员们,坚定地说。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你们有多优秀,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你们堪称卓越,毫无不足。”
团员们纷纷点头。
虽有过短暂动摇,但此刻已下定决心全力以赴。
“让我们去奉献最精彩的演奏,我们是最棒的。”
雷蒙·多内克的鼓励为略显沉闷的伦敦交响乐团注入了活力。
这虽是模仿演出前威廉·富尔特文格勒激励方式的举动,但已足够。
“你们是最棒的。”
大师威廉·富尔特文格勒充满信心的话语,在雷蒙·多内克还是团员时,曾给予他巨大的力量。
得到敬仰之人的认可所带来的安心感与自信心,让雷蒙·多内克和当时的柏林爱乐乐团成员们真正成为世界顶级的演奏者。
不仅如此。
出于对最完美指挥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的效仿与追随。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认可雷蒙·多内克为接班人,团员们也将他视为领袖。
登上舞台。
做好准备的雷蒙·多内克怀着这或许是最后一场演出的觉悟,迎接观众。
演奏开始。
台下的富尔特文格勒在为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奏惊叹之余,也难掩心中的惋惜。
“雷蒙。”
毕竟他们曾相伴三十年,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其根基源于他们的导师威廉·富尔特文格勒。
通过强弱调控展现出的充沛情感表达以及为增强效果而使用的顿音,都与导师如出一辙。
从这进一步发展了导师演奏风格的表现中,富尔特文格勒能深切感受到雷蒙·多内克对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的敬重。
同时,他也瞬间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已无法挽回。
“这个愚蠢的家伙。”
富尔特文格勒为此深感痛惜。
雷蒙·多内克的表现堪称卓越。
从他当下的演奏可以看出,他已接近 20 世纪 90 年代初就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威廉·富尔特文格勒当时的水准。
他虽拥有如此实力,却因对导师过度的敬重而磨灭了自身作为音乐家的个性。
一心想成为威廉·富尔特文格勒二世的雷蒙·多内克的这份执着,成为了他的局限。
“老师难道不想让他成为接班人吗?为何他不明白呢?”
演奏完成度极高。
但对于知晓雷蒙·多内克与威廉·富尔特文格勒过往的人而言,却只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