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内,连连丢失土地城池,萧伯玉作为辽国南军的最高统帅遭到了整个高层的责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其是新晋国相的耶律乙辛,更是公然抨击萧伯玉令人诟病的战争指挥,并且表奏耶律洪基,希望能够统兵南下,和宋军对峙。
耶律洪基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并没有直接回绝耶律乙辛,但是也没有当即同意。
这让不少人猜测耶律洪基动了要撤换萧伯玉的念头,只不过现在还没到让这位皇帝陛下下定决心。
五月初,郭逵在析津府遭遇萧伯玉的迎头痛击,一时间,双方围绕幽州城展开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术对弈。
而在辽西京道方面,顾廷烨率军挺进新州(涿鹿)一带时,被萧伯玉的副将耶律阿思突然拦住。
双方在新州城下鏖战数个日夜,顾廷烨技高一筹,击败对方,迫使耶律阿思率众东撤,进入妫州驻防。
一时间,顾廷烨所率领的河东军最先进入战略部署,抵达妫州,与耶律阿思对峙起来。
而在幽州城下,萧伯玉和郭逵二人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双方拿出自己平生所学,一个想要突破,一个想要防御,结果这仗彻底被拖入了泥潭中。
双方都以为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奈何两国的最高统治者不这么想。
神宗皇帝和耶律洪基这位辽国道宗皇帝陛下,这一刻,思想高度统一。
“绝对不能打持久战,这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朕要看到一支在进攻中消亡的军队,而不是一支在防守中凋零失败的军队!”
“必须打快!让辽(宋)国完全没有拖延的时间,一战定乾坤——!”
神宗皇帝和道宗皇帝这对最高统治者,同时向前线下达了全力出击的命令。
只不过比起辽军时常进行突击之类的灵活战术演练,宋军一旦和对方同时打快,那么很可能会出现自乱阵脚的可能。
这样一来就会让萧伯玉和耶律阿思抓住一线生机,将宋军的攻势彻底拦下来,或者反推回去。
这一点,在韩明接到父亲来信后,电光火石间就察觉出其中的问题。
他立马上奏神宗皇帝不能和对方以攻对攻,结果这份奏书被神宗皇帝压在了枢密院里,没有了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