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
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
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
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
而在这个时空,大宋更早开始了积极备战,准备一举收复燕云,将北方的防线彻底稳固,不再时刻担心辽军南下。
四月十二日,仅仅一个多月时间,郭逵所率领的河北东路军,势如破竹攻下瀛州、莫州,兵锋直指涿州。
大宋强悍的军力和郭逵老道的战争经验,让辽国边军震撼不已,急匆匆的向北撤离,准备固守幽州,等待其他地区的支援。
如此一来,涿州的防线也被宋军轻易撕碎,宋军恐怖的进军速度让两国高层都震动不已。
至于从雁门关出击顾廷烨大军,更是开启了‘无双扫荡’的模式,朔、寰、应、云四州在四月底全部收复。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大宋高层开始转换思路,似乎这次北伐并没有那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没有韩明,宋军的战力也足够横行和击败号称本世纪欧亚大陆最强的辽军。
神宗皇帝更是意气风发的大肆赏赐前线部队,尤其是统军的郭逵和顾廷烨,让他这位官家很涨脸。
就连身临一线的郭、顾、章三人都被如此轻易的战斗给弄得心神荡漾,突然觉得这把稳了。
说不得他们就要见证历史,取得难以言喻的巨大战功和传奇战绩了!
随即三人将韩明的战前嘱咐全部抛之脑后,积极进行进军,准备在年底结束战争。
在宋军如此高歌猛进的战略态势下,辽军方面则是展现出了有目共睹的山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