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宦官没意识到自己已逾越,但凡他能多观察一下齐麟的细微表情也不至于非死不可;沈安若也不该和一个宦官一团和气,这只会激怒齐麟,使齐麟确定下沈安若终是稚嫩了些。
齐麟不得不考虑要言传身教一番,这一次要教沈安若的也是怎样与朝堂大臣和宫中宦官相处。
他深知,若不借此教一教沈安若如何做事,即便沈安若日后成了北疆之主也终是无用。
比起要做天下读书人的师母和北疆主宰,沈安若更该先明白自己的身份,要以何种姿态去对待朝廷中人。
现在,齐麟已将利箭瞄上了沈安若,沈安若含笑顾盼,对那尚在车马中的传旨宦官依旧礼数有加。
这画面像是在婉拒传旨宦官相送之意,也像是与那传旨宦官甚是投缘,“难舍难分”。
而这位传旨宦官呢,还算懂得礼数,虽被沈安若拒绝了多次,还是下得车马躬身相送。
沈安若在月华、丹阙、墨影、星烁、海楼以及孤露的陪同下,回身还礼。
然,就在她们还未抬眸之刻,一支利箭已然穿过传旨宦官的胸膛,传旨宦官当即倒下,镇北王府前的围观百姓也惊叫不已,乱成一团。
六大女将第一时间护在沈安若身前,待她们纷纷朝射出利箭的方位看去时,只见妖?立身阁檐,阁檐下的木栏后正是齐麟。
齐麟没有跑,他甚至连手中的长弓都不屑于放下,他就那样站在高处,对着众多百姓绽出着微笑,还不忘挥动着左手。
他当然还会解释一番,不解释一下又怎能驱散百姓的惊恐?
于是,他慢吞吞地下得楼阁,从镇北王府对面的院子中走出,并朝百姓频频拱手,“各位乡亲父老,本王回来了,还请各位勿怪、勿怪呀。本王所杀的乃是一宫中宦官,本王杀他也全因他不懂尊卑、妄自尊大,竟敢与本王的王妃同乘一车而回。本王既已将他当街诛杀,就不再诛灭其九族了。”
一声落,声声起,百姓纷纷议论,还不忘指指点点。
奇怪的是,百姓中竟无一人指责齐麟,反倒都认为是那死去的宦官不识大体,忘了身份。
这结果是齐麟意料之中的,在这座最看重世俗规矩、尊卑有序的景都城里,怕也不会有哪个百姓说齐麟不对。
“一个阉人,居然也敢和镇北王妃平起平坐,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阉人,怕不是平日里狐假虎威惯了吧,竟敢欺负到王妃头上了,果真该杀。”
“要按理说,宫中的这些宦官即便有宫中官职,也大不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可不知何时被惯出的坏毛病,文武百官见到宫中宦官,无不谦让几分。此乃陋习也。”
“这些宦官呀,可能是觉得自己离当今圣上近些,就各个目中无人、狂妄至极。听说,他们平日出宫采买,甚至到酒楼听曲都有人主动为他们付银子呢...”
“可不嘛,我就见过新任景都巡抚周群昌在“云阙阁”中对一阉人频频献媚,好像那阉人是他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