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血溅街头

夕阳如少女,含羞轻遮纱。

桥下潺潺,小舟不断,船夫轻轻摇橹,动作娴熟仿佛本就是眼前画卷的一部分。

垂柳倒映河畔,柳丝轻舞,虽柳叶略显枯黄,仍未完全褪去绿意。

河畔旁,永远离不了博弈人,棋盘树下摆,树下又有花。

那朵朵野花也算顽强,在叶黄之际依然绽放,偶有蜜蜂、蝴蝶探访。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若不是童谣浅唱,齐麟还真不知已临近重阳。

再闻茶馆曲悠扬,道出:妇人思儿郎,儿郎远走,只盼重阳归家时。

这是江南丝竹的旋律,轻柔而缠绵,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可齐麟只在这旋律中顿滞了一下双眸,就又再次举起了手中弓箭。

是的,他欲要在夜幕降临之前射杀一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传旨而回的宫中宦官。

他为何要杀一个本就身残的宦官呢?

要按道理来说,一个宦官也不配让他出手,甚至连正眼瞧一下都不配。

然,这位宦官却又非死不可,且还要死在景都皇城正街上,死在那人流最多的镇北王府前。

至于原因...可以说是逾越,却也全因沈安若的一团和气...

没错,此次回景都齐麟还是带上了沈安若,但,却不是因为想让沈安若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师母,也不因放心不下沈安若独留北疆。

事实上,齐麟并没有下决定,也压根就没同意过沈安若可以同往。

只是,传旨宦官念完圣旨后,沈安若便主动收拾起了行囊。

而,齐麟之所以不言不阻拦,却又因沈安若的一些言行举止。

——沈安若不仅对前来传旨的宦官甚是有礼,还一脸和气的为其备上了薄礼,更主动邀约传旨宦官可共乘一车返回景都。

——这位传旨宦官自然开心的合不拢嘴,一个宫中的宦官能被堂堂镇北王妃这般礼待,自也忘乎所以,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