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拼音文字有这么个优点,就是学起来快。我没碰到过一个能把中文说利索的老外,但能把英文说利索的中国人,我见过不少。”
“中文只是入门难,一旦初步掌握,学习反而更加简单。”
“何以见得?”
“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新事物不断出现,所以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了,而这些单词在汉语中用三四千个字就能够表达了,因为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掌握三千个常用汉字,中国人就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中国数学家可以凭借他中学学的化学知识,读懂化学家的论文,而欧美的专家基本不可能读得懂另外一个行业的论文。”
这时,方自归突然想起自己带领工程师们刚开始读吻合器专利的哪些日子,一下子产生了剧烈的共鸣,“对对对,确实是这样!”方自归拼命点头。
“‘Cuboid’,只有学数学的专业人士才知道这是‘长方体’,母语是英语的许多工科教授都不知道,还要查字典。但‘长方体’这个词,对中国的小学生来说都一点儿不难,你能说中文很难吗?汉字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稳定。广东人听不懂福建话,但广东人不会觉得福建人是外国人,因为我们文字写出来是一样的。德国人为什么坚定地认为法国人是外国人?要一直打仗?因为他们拼音文字,发音不一样,互相听不懂,然后文字写出来必然不一样,他们无法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我从来没意识到,统一跟我们的文字也有关。”
“至少不能说我们汉字落后!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学,确实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学。”
“同意。”
“除了形式上的因素,内容方面,我们也不必以西方的模式为然。中国文学追求愉悦性和教育性,所谓‘文以载道‘,要表达善和美,描写恶和丑,也是为了衬托善和美。而西方人没有‘文以载道’的想法,他们追求的是让你感到惊讶,那就不一定表达善和美了。恐怖、痛苦、怪诞、恶心、刺激,这些感觉能让你惊讶啊,所以他们表达了很多的丑和恶。一个文学作品越是惊得你目瞪口呆,他们就认为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越是高。”
方自归再次产生了剧烈的共鸣,点头道:“我第一次看《旧约》,就是被惊得目瞪口呆。可是,貌似老外们一个个的都非常淡定。看来他们是习惯了。”
“《悲惨世界》这样的还是很棒的,它告诉你世界是悲惨的,但最后告诉你这样的世界仍然有希望。但这种类型的在西方太少了,很多你看到结尾,就感到特别郁闷、特别悲观。如果世界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也就罢了,可我们看看历史,现在的世界,与一千年前或一百年前的世界比较,难道不是越来越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