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庙里念什么经,姜齐过来生活了十多年,虽然早就习惯了宋朝的风土人情,可是,这种被限制束缚住手脚的感觉,依旧感到憋屈!

姜齐又看了几封书信,取出重要的,按照地域远近的放好,心中不由叹道,“王进啊王进,你个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还有当人贩子的潜质,真香!”

姜齐想到那些好汉齐聚梁山的场面,自己心中便开始热血沸腾!

“焦挺!郁保四!”

“在!”

“收拾行囊,备好马匹,明日启程!”姜齐的话语中充满了干劲与决心。

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姜齐便找来一个小厮,让他前去通报史太公,自己要登门告辞。

史太公一听姜齐要走,顿时心急如焚,连礼仪都顾不上了,匆匆跟着小厮来到偏院。只见姜齐正在房中忙碌地打包行李,史太公急忙上前,满脸关切地问道:“小郎君可是在这偏院住得不如意?还是下人哪里怠慢了郎君?为何这般匆忙就要告辞?”

“老太公说的哪里话!”姜齐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本是游学至此,如今也驻脚了个把月时日,还有其他地方要走动,实在是不能再多做打扰。”

“可惜啊!我儿福薄,恨不能长随左右,日夜聆听教诲!”史太公听闻姜齐确实有事要离开,不禁叹息一声,眼中满是遗憾。不过,他很快又热情地说道:“那小郎君莫要急切,不差一两日,待小老儿安排酒宴,吃的畅快了再赶路不迟!”

“已经叨扰许久,哪里还能麻烦太公?”姜齐摆手拒绝道,“实在是不得耽误。”

史太公见姜齐去意已决,也不好再勉强。他转身吩咐管家,赶忙去库房取来百两银子,硬是塞进姜齐的包袱里,语重心长地说:“穷家富路,小郎君是个精细人,但出门在外,千万不可委屈了自己。再说,人拜先生还要送上束修,小老儿虽然没什么学问,可这道理还是懂的。小郎君费心教了我儿许多道理,这银钱虽俗,却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还望小郎君务必收下!”

姜齐推脱不得,只得收下,又从一旁书囊中取出一册《春秋》,交于史老太公,“小可身无长物,唯有平日所读《春秋》一册,其中多有注释,可便史家兄弟自学,太公可以转交于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等姜齐送走了史老太公,又前往王进住处。

王进将姜齐迎进房内,与老母亲见过礼后,三人围坐在一起。姜齐关切地问道:“老太太身体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