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半岛上空,8000米高度。
4架呈双机编队的歼31正以1.8马赫的巡航速度,往战场上空赶。
鹰酱制定的四代机标准,就是超低的雷达反射面积、超机动性能、超战场态势感知、超音速巡航。
说白了,就是隐身、矢量推进、相控阵雷达,以及不开加力就能超音速飞行。
超音速巡航平时看着好像没啥大用,但是真正打起来,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他具备更快的战场支援能力。
鹰酱家的F22,其实是牺牲了作战半径换来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因为这需要大推力发动机啊,推力和排气量呈正比,排气量又和涵道比、发动机转速有关联。
F22用的F119-普惠-100发动机,涵道比0.3,这么小的涵道比,他的排气量肯定就小,那为了获得更大的推力实现超音速巡航,发动机转速就得加快,油耗自然随之增高。
涵道比加大,就没用了,因为涡扇发动机前面那个风扇,它高速旋转的时候就是一堵墙,直径越大,高速状态下阻力就越大。
涡扇发动机低速省油,高速费油,也是因为那个风扇带来的阻力,抵消了他发动机输出的推力。
就拿后面的F35来说,那么胖一只,就是因为采用了大涵道比的发动机,哪怕它单台加力推力达到18吨,他的极限速度也就1.8马赫,快不上去,更别提超音速巡航了。
所以按鹰酱的标准吼,F35其实到不了他们所谓的四代机。
再看现在银河军工生产的歼31,采用两台轩辕星动力设备公司生产的涡扇-15,涵道比0.25,单台最大推力13.4吨,加力推力18.3吨!
说实话这就是带风扇的涡喷,但是因为材料强度高,燃烧室和叶片能抗住更高的温度,所以燃料利用率就更高。
虽然也有腿短的毛病,作战半径才950公里,但这是舰载机啊,足够用了。
歼20用的是涡扇-16,那个涵道比是中规中矩的0.30,单台最大推力14.7吨,加力推力19.5吨。
歼20的作战半径就大很多,有1500公里,因为它块头更大嘛,比歼31大一圈儿呢,能载更多油。
也正因为歼31强大的赶战场能力,所以半个小时就抵达了战场上空,这还算上了他们起飞后的编队时间。
视线拉近,来到前方一个双机编队的僚机座舱内。
这飞行员看着还挺年轻,哼着小曲儿,很是轻松。
他们这两个双机编队就是负责夺取制空权的。
就听这飞行员忽然对着对讲频道吐槽道:“我是真想不通,南边儿的开着F16,居然还打不过北边的米格29!”
耳麦里顿时传来长机的笑声:“那F16是正经F16吗?那是KF16,17年前的技术了。
再说你以为米格29就是垃圾啊,进到可视距离内的狗斗,就没几款战斗机搞得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