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何茂才如约而至。两人一番交谈下来,杨晓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了许多本地市场一手信息。又为何茂才的企业量身定制了部分优惠转型策略,而这些策略也将成为他招商引资方案中的一大亮点。
优化完方案后,杨晓拿着方案来到镇长办公室。虽然任光辉镇长在他转正一事上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从程序上来说,杨晓必须向他汇报。
杨晓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进来”后才推门而入。任光辉镇长抬起头看到是杨晓,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镇长,这是我的招商引资方案,请您过目。”杨晓恭敬地递上方案。任光辉接过方案,仔细翻阅着,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这里面涉及的优惠政策是否太多了?我们镇的资源有限。”任光辉提出质疑。
杨晓赶忙解释道:“镇长,只有足够吸引人的政策才能引来大企业,而且前期投入后期回报会更大,像郑风的企业按照这种转型策略就有望扩大规模。”
任光辉沉思了一会,“嗯,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不过你也要考虑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
“镇长,您放心,招商引资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处理,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杨晓又说道。
“你的意思是摸着石头过河?那我不同意这个方案,我们大坝镇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任光辉拒绝道,他眼神一闪,仿佛是找到了杨晓的破绽。
“这……镇长,如果什么都是一成不变,没有创新和进取精神,那我们还如何谈经济发展?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又怎么能让老百姓增收?”杨晓心里有些无奈,他原本以为任光辉不会在工作上为难他,没想到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任光辉冷哼一声,“小杨,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是靠几句空话就能解决问题的。不要以为年轻就是资本,小心使得万能船,不然哪天出事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杨晓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不满,“镇长,我理解您求稳的心态,但现在周边城镇都在积极发展,我们如果停滞不前只会被越甩越远。我这个方案并不是盲目冒险,每一项优惠政策背后我都做了风险评估和收益预估。”
任光辉挑了挑眉,显然有些意外杨晓的准备如此充分。
“镇长,您再看看这部分,关于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合作的模式,既有利于本地企业转型,又能利用外来企业的资源拓展市场,这是双赢的局面。”杨晓指着方案上的一处说道。
任光辉重新审视起那份方案,脸色稍微缓和了些。沉默良久,他缓缓开口,“这个方案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再斟酌,你先回去修改,改好了再拿来给我看。”
杨晓心中松了口气,至少不是完全否定,“好的,镇长,我马上回去修改。”离开镇长办公室后,杨晓握紧拳头,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但为了小镇的未来,他必须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