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娟:(抬头破涕为笑)啊!风筝!风筝!我的蝴蝶风筝呢?
侍女:(闪出)小姐,你的风筝,在这儿呢!
(蒙娟示意风筝给扶苏。扶苏接过观看)
扶苏:蝴蝶风筝啊蝴蝶风筝。多日公务在身,繁忙不过。就连这放风筝的时辰,竟然也给忘记了呢。
侍女:殿下去长城日久,莫不是连我家的小姐,也给忘记了么?
扶苏:小丫头,小姐么,那我扶苏,是永生永世,也是不会忘怀了的哟。
蒙娟:(甜蜜地)殿下,放吧!我们来放蝴蝶风筝吧!
扶苏:(忘情)哦,好好!就放!我就放!
(扶苏放风筝。简策掉于地)
(伴唱起)三月三,艳阳天,
风轻轻,云翩翩。
少小你我长相伴,
金丝银线情绵绵。
伴唱声中,扶苏把风筝线给了蒙娟。沉思着,慢慢入了假山石之后。蒙娟见了,递风筝线给侍女,紧追其入。
杜平,淳于越上。杜平拾起简策,交予淳于越。淳于越看简策、再看风筝。一抬手,将风筝线扯断了。
侍女:(惊叫)小姐,快来呀。我们的风筝飞啦,风筝飞走啦。
蒙娟:(闻声上。见淳于越手中的断线,施礼)见过了大先生。
淳于越:殿下,他何处去了?
侍女:(快嘴地)殿下跟我家小姐,在一块儿放风筝呢。
淳于越:啊,殿下,你,你今日,竟然放起风筝来了?
(淳于越一惊,简策掉于地。石后的扶苏亦一惊)
蒙娟:(拾起简策)大先生,千万莫怪殿下。风筝乃是学生蒙娟,来此放的。
淳于越:蒙娟小姐啊,风筝若无丝线羁绊,便不能够乘风直达霄汉。学子如无严师鞭策,便不能够平步而进青云。万岁百年之后,国之重任,即当属殿下。如若此时不求奋进,而后于治国安邦,岂不是要束手无策……
扶苏:(羞愧交加。自语)如若此时不求奋进,而后于治国安邦大计……
(自山石后闪出,跪倒在地)大先生教诲,学生永志不忘。
淳于越:(扶住)如今殿下休要多礼了。闯殿之大事,老夫已然知晓。眼下四门封禁,定然还有大祸就要临头。为师这一次,我看恐难以幸免了。
扶苏:大先生,就此暂留宫中了吧!
蒙娟:您留下吧!大先生。
淳于越:事情既已至此,避之又有何益?为师此番,乃是为辞行而来的。
扶苏:大先生今欲何往?
淳于越:(一字一句)只为血修谏书,哪怕横尸朝堂!
扶苏:(悲怆)大先生!
蒙娟:(哭泣)大先生呀!
淳于越:为师在此,愿你二人,能够早成眷属。白头偕老。就此告辞了罢。(欲下。)
扶苏:大先生请转。(扶苏握其手,情深义重)大先生此去,恐成永诀。学生赴长城之时,蒙大先生授三闾大夫屈原之《国殇》,学生在那长城之上,操练娴熟,今日犹以此舞,为大先生饯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