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是一位中年科学家,眼神深邃,思维敏锐。
他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上面画满了复杂的公式和能量转换示意图,手中的激光笔不断指点着关键节点,向团队成员讲解着最新的理论设想:“我们知道,异能者体内蕴含着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本质与量子态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将异能者释放的能量进行稳定捕获,并通过量子技术实现微观层面的调控与放大,就有可能制造出小型稳定的能量反应堆,从根本上解决城内电力供应的难题。”
成员们纷纷点头,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
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特制的能量收集装置,这些装置能够捕捉到异能者在施展技能时逸散的能量波动。
科研人员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逐步掌握了这种能量的频率特性和转化规律。
他们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制造出了一种微观的能量传导介质,将异能能量引入到一个精心设计的反应堆核心。
在这个核心区域,强大的磁场约束着能量粒子,使其按照预定的轨道高速旋转,不断碰撞、融合,释放出巨大的电能。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调整,他们终于成功制造出小型稳定的能量反应堆。
当第一台能量反应堆启动的那一刻,整个科研基地都被照亮了。
闪耀的蓝色光芒从反应堆核心散发出来,那是科技的曙光,穿透末世黑暗,宣告着人类智慧的不屈反击。
它所释放的电能不仅稳定可靠,而且能够根据城市的用电需求进行智能调节。
从此,北澜城的夜晚不再黑暗,工厂的机器得以持续轰鸣,科研设备能够满负荷运转,居民们也能安心享受电力带来的便利。
林萌深知科研人员的艰辛与付出,她频繁出入基地,为科研人员协调资源、排除外界干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次来到基地,她都会先去各个研发区域巡视一圈,与科研人员亲切交流,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倾听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看到大家疲惫的面容,她心疼不已,立即安排后勤保障人员送上充足的食物、药品和舒适的休息用品,确保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一些关键项目的研讨会上,林萌更是凭借系统赋予的知识碎片,为陷入困境的研发指明方向。
有一次,科研人员在研发新型防护材料时遇到了瓶颈,无论如何调整材料配方,都无法达到理想的强度和韧性平衡。林萌得知后,参加了他们的研讨会。
她坐在会议桌前,认真听取大家的汇报,目光专注地看着实验数据和材料样本。突然,她脑海中闪过系统提供的一个关于分子结构优化的知识片段,心中一亮。
她拿起笔,在纸上画下一个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向大家解释道:“我们可以尝试从分子层面入手,改变这种材料的晶体结构排列方式,引入一些具有特殊化学键的元素,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或许就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科研人员们听后,眼前一亮,按照林萌的建议迅速展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