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同样的生字描红,女孩学习的时间相比于男孩少多了,村民又舍不得用油灯,她们只能在劳作之余,趁着太阳没下山前,抽空完成作业。
沈夫子没用几日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她忧虑道:“若是长此以往,这些女孩怕是要辜负县主的苦心了。”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怎么能巩固教学成果?
“不用担心,她们只是一时落后,很快就会追上来的,”常巧之对她们很有信心,一来是女孩发育更早熟,二来逆境出人才,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沈夫子叹口气,“但愿如此吧,没想到村里的女孩竟这样难。”富家小姐们虽然也难,虽然没有自由,但却有足够的时间。
自从村里有了学堂后,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以前他们是三天不打上梁揭瓦,父母常常拿着鸡毛掸子,追着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过程中充满暴力和活力。
但现在有了杀伤性更强的武器,但凡孩子们发生摩擦,直接找夫子告状,一告一个准。
做错事的孩子除挨了夫子打,回到家还不敢告诉父母,毕竟父母跟夫子是一伙的,说了估计还得再挨一顿揍。
如今调皮些的孩子们看到夫子就像老鼠看到了猫,俱都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再不敢做坟头蹦迪、往茅坑里扔爆竹的混账事,看着懂事多了。
沈夫子也渐渐适应了小山村的生活,为了让她生活得更舒适,常巧之特地在村里雇了一位手脚麻利的妇人,负责给她洗衣、做饭,顺便打扫卫生。
时间一晃过了两月,这日,常巧之和沈夫子用完饭后,正对坐着喝茶呢,沈夫子问道:“县主,我看你这段时日一直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不应该吧,女孩子们的学习进度非但没落后,反而更快了,按理这是好事啊,还能有什么可发愁的?
“这么明显吗?”常巧之搓了搓脸,打起精神道:“我正在想怎么让她们学以致用呢,可愁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