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库房

长年在山里生活的人,脚底板都很扎实,走山间小道如履平地,再加上一马三骡载重并不算过分,一路来往广城和陇城,别人一趟还没走完,她风雪兼程已经跑完两趟了。

这一晚,已经结了银子准备返回广城的路上,常巧之掐着手指头一算,“咱们还可以再买两头骡子。”

一旁的杨四狗觉得她算的账有问题,“主子,为啥不买马和驴呢,好歹还可以让它们下崽,总比买划算些。”

村子里都是这样,有些人情愿花些钱去给猪、驴配种,也不会去市场花大价钱买成年的牲畜,而且自家养也不费草料,把它们放到山脚下吃草就行。

常巧之一想就感觉不地道,“它们已经很可怜了,每天拼命扛货,哪还有心情繁衍后代,还是算了吧。”

杨四狗有些不理解,“骡马就是这样的啊,一代代都是劳碌命。”

常巧之承认他说的对,“这事我说了也不算,也得它们让自由发挥,或许有看对眼的呢。”她只能保证自己不棒打鸳鸯,配种下崽的事可不考虑。

杨四狗感觉哪里不对,“可它们都是骡子啊,看对了眼也不能下崽呀。”

“不是说母骡子还有机会嘛,哎呀,这事还远着呢,先把眼前的银子赚了再说!”

陇城的官道一日没修好,常巧之一日也不会停下赚钱的脚步,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她也差不多。

现在她都恨不得拿起小皮鞭催着骡、马快快跑,竟有些恶毒地主婆压榨长工的意思了。

与此同时,广城到陇城官道损坏一事,三城知府因分属不同行省,沟通极为不畅。

陇城、汉城、广城三位知府来往书信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他们都认为这条阻碍三城贸易的路,不能再堵下去了,于是各自上书户部、工部申请经费修、人员修缮官道。

官僚办事的效率谁都知道,公文层层审批,每一次都要经过充分的研究,才会报送下一部门。

就这样等到雪化以后,眼瞅着农时将至,工部才派了人下来,至于干活的人力,三城知府扯了一阵皮,最后决定各征调一批民夫来干活、挑沙石。

至于民夫的工食银、采买石料之事,户部发文直说让各城自行筹措,于是三位知府又打了一阵口水仗,谁也不肯吃亏。

沟通了许久后,方才决定各城知府负责各方民夫的工食银,至于石料的款项,则由陇城知府捏着鼻子认了,谁让西北贫瘠,很多生活物资都依赖汉城、广城方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