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赛事转播权

然而,转播的比赛大多是100名开外选手的。起初大家虽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投入到对这些比赛的研究中。

“大家看这个!”林浩兴奋地把大家招呼到一台电脑前,“这是我之前开发的AI识别机器人,专门针对外骨骼机分析。”

说话间,AI已经开始工作,对正在播放的比赛画面进行分析。不一会儿,一份详细的报告就生成了,上面清楚地列出了参赛选手外骨骼机的各项系数评分,包括力量、敏捷、防御等,还根据这些数据生成了直观的资料图。

“太厉害了,林哥!有了这个,分析效率能提高好多!”小王惊叹道。

“你们看,这个选手用的明显是力量型外骨骼机。”林浩指着屏幕说道,画面里,选手凭借外骨骼机的强大力量,一拳就将对手击退数米。“这类外骨骼机着重强化力量输出,能让使用者轻易举起数倍于自身重量的物体,攻击时爆发力惊人。从AI给出的评分来看,力量这一项直接拉满,但敏捷性就相对较低。”

“但灵活性就差了些。”林浩的姐姐林宇接着说,“你看他转身的动作都有些迟缓,要是遇到敏捷型的对手,可能会吃亏。敏捷型外骨骼机更注重关节的灵活性和动作的流畅度,能做出各种高难度闪避动作,在敏捷评分上肯定很高。”

林浩的姐夫也点头赞同:“没错,速度型外骨骼机则是在移动速度上有极大优势,它的动力系统经过特殊优化,能让使用者在瞬间爆发极快的速度,不过相应的,防御力可能就会弱一点。AI分析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些特性,给出综合评分。”

“还有防御型外骨骼机,那简直就是一座移动堡垒。”小王兴奋地说,“上次有个选手,被对手连续攻击了好几下,结果靠着防御型外骨骼机的超强护盾,硬是一点事都没有。从资料图上就能明显看出它在防御方面的高分。”

林浩总结道:“这些100名开外选手使用的外骨骼机虽然种类不少,但都没有涉及到携带武器的类型。据我所知,携带武器的外骨骼机不会出现在这个级别,只有高排名的选手才有资格使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借助AI的分析热烈讨论。每一场比赛都成为他们深入研究外骨骼机的素材。

“你们发现没,有些选手的外骨骼机在力量和敏捷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林宇指着屏幕上正在激烈对战的两名选手说道,“这种协调型的外骨骼机,既能保证一定的攻击力,又具备不错的灵活性。AI给出的各项评分也比较均衡。”

姐夫接话道:“确实,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对外骨骼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极高,成本肯定也不低。100名开外的选手大多用不起太高端的,估计高排名选手的协调型外骨骼机会更出色。”

林浩陷入思考:“等以后看到100名以内选手的比赛,我们就能见识到更先进的外骨骼机了。像携带武器的外骨骼机,武器的种类、发射方式,以及和外骨骼机本身的协同作战,肯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听说有的外骨骼机还能飞行、释放电流,这些特殊功能肯定会让比赛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