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们这才收敛一些,稍微走到远一点的地方边看边笑得大声地议论。
按照以往的惯例,队长带着他们到队上的办公室去领粮食。
知青们下乡第一年的粮食都是由国家统一发放下来,每个月每个人45斤粮食,都是按量发到大队上,知青们按月去领。
直到第二年国家才停止发放,由队上分粮,知青在队上上工有了工分,大队就凭着工分分给每位知青粮食,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所以队长对他们这些知青并不嫌弃,虽然难管了一点,但是不需要他们队里出粮食,国家还给出建房费,还能多来点人为队里上工,白得的人在农忙的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正巧他们这一批来的时间是农忙时分,哪儿哪儿都需要人干活,
一个人怎么都能做点活儿,与天抢时间的日子里不嫌弃,怎么样对大队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而第一年大队具体能发到每个知青手上多少粮食,是否按量发放下来,那就要看每个大队长的情况而来。
哈哈大队是每年的先进大队,不仅粮食是整个公社产量最多的大队,副业也是做得好的大队,队上富足,粮食是不缺的,而赵向东为人正直,对于知青这点粮食可不会惦记。
但是有些人该敲打的还是得敲打,都农忙了,他可没那么多时间来处理麻烦事。
赵向东看向今天来的九位知青,今天在路上的事情他可是全部都放在眼里。
谁不安分,谁闹事情一目了然。
赵向东带着他们走到称粮食的地方,“都在这边来排队领自己的供应粮。”
45斤粮食,阳沐沐排第一个领到手上的是10斤小麦,10斤玉米面,10斤高粱面,10斤红薯,5斤小米。
后面的知青也是如此,纷纷签好字后笑着感谢队长。
轮到陆千尧拿粮食,队长给了他10斤小麦,10斤玉米面,5斤高粱面,15斤红薯,5斤小米
陆千尧拿到东西有些发懵,他的也是45斤,但是他高粱面比别人少了5斤,红薯却比别人多了5斤。
队长不等他开口说话,先说道:“高粱面没多少了,给你换成红薯,你小子以后别说那些大话,实事求是最重要,今天的事情多长长记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千尧听到话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明白队长这么做是在敲打他。
他就算是闹也没用,队长按规矩分配,粮食标准都一样,在标准内具体什么粮食多少斤都是队长说了算。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不能再惹队长不高兴。
“队长,我明白了,我会长记性,以后都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事情。”
陆千尧老老实实点头,接受安排,说完就提着自己的粮食走到边上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