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熬过了大年三十这漫长而又难熬的夜晚,对于高先生来说真不容易,他的心早已飞到静雅身边。
大年初一的清晨,天色尚早,冬日的严寒依旧笼罩着大地,大多数人此刻都还沉浸在那温暖舒适的被窝之中,迟迟不愿起身。
然而,高先生却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迫不及待地迅速穿好了衣服,一心只想赶紧回到静雅身边。
对于高先生而言,昨晚的时光可谓是度秒如年。尽管全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但身旁缺少了静雅的陪伴,他的心仿佛被挖空了一般,空荡荡得让人感到无比失落。
这种感觉就像是失去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令他整个人都变得无精打采起来。
就在这时,母亲敏锐地察觉到了小儿子房间里传来的轻微响动声。她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轻声问道:“孩子啊,怎么不再多睡一会儿呢?难得过年,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呀。”
高先生闻声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地回答道:“不了,娘,我想尽早回去,怕万一静雅家需要这辆马车,所以想着趁早赶回去。等过两天有空了,我再回来看望您老人家。”
母亲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个略显消瘦而憔悴的儿子,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怜爱之情。她缓缓走近,伸出手轻柔地抚摸着高先生消瘦的面庞,关切地说道:“我的儿啊,瞧你这段时间都瘦成什么样了!唉,他们家人对你还好吧?咱们家里也没啥特别值钱或者像样的东西可以拿得出手送给静雅姑娘。不过嘛,娘这里倒是有一支祖传的银簪子,虽说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也是娘的一点心意,就当作是给我未来儿媳妇的见面礼吧。”
说着,母亲缓缓地转过身去,脚步轻缓而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进入房间后,她轻轻地走到柜子旁,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柜门。在柜子的深处,放置着一个小巧而精致的小木盒。
母亲轻柔地将小木盒捧出来,仿佛手中拿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她慢慢地坐在床边,用略微颤抖的手指轻轻揭开木盒盖子。随着盖子被一点点掀开,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中散发出来。原来,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支闪烁着温润光泽的银簪子。
这支银簪子宛如一件艺术品,其做工精细得令人惊叹不已。仔细看去,可以发现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这些花纹细腻入微、栩栩如生,每一条线条都流畅自然,显然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打造而成。
母亲凝视着这支银簪子,眼中流露出温柔与不舍之情。因为其他三个儿子娶媳妇,她都没舍得拿出来,现在小儿子就快要结婚娶媳妇了,她决定把它送给她未来的小儿媳。
片刻之后,她站起身来,再次转身走向高先生所在的房间。当她来到高先生面前时,将手中的木盒子郑重其事地递给了他。
高先生满心欢喜地接过母亲送来的小木盒,双手微微颤抖着,仿佛这盒子有着千斤之重。他轻轻地打开盒子,看到那支美丽的银簪子时,脸上不禁浮现出惊喜和感动的神色。
他小心翼翼地将银簪子拿起来,放在手心之中,感受着它的重量和温度。然后,他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簪子表面,仿佛在触摸一段珍贵的回忆。
“谢谢娘!”高先生抬起头,目光真挚地望着母亲说道,“我在静雅家过得很好,她们全家人都对我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您千万不要太过挂念我啊!主要是前段时间跟着我的岳父学习经商之道,期间还去了好几个不同的地方,可能因为操心劳累,所以才稍微消瘦了一些。不过您放心,等一切都走上正轨之后,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善的。现在没什么其他事情,我就先回去啦。”说完,高先生微笑着向母亲挥了挥手,然后带着那个装满爱意的小木盒离开了房间。
母亲一直陪着小儿子走到院外,看着他坐上大马车,直至挥鞭马车启动,随着马蹄声的渐行渐远,她才又转身回到屋里。
此时,小花也起来了,她到厨房去生火,准备煮早餐。
见母亲从院外回来说道:“娘,您这么早出去干嘛啦?”
“没事,我刚送走你小哥,他回去了。”母亲略带难过的表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