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闻言,连忙起身,双手接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张妈,您真是太客气了,我这里您就不用多费心了,我又不是外人,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张妈闻言,笑得更开心了,放下东西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这时,静雅的母亲踏着轻盈而优雅的步子款款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哟,小翠来了?可真是稀客啊,有一阵子没见,我这心里还怪想你的呢。你来了正好,快来劝劝你静雅妹妹,这两天她可是受了不少的委屈,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小翠故作惊讶地挑眉道:“哦?谁能让我那活泼开朗的静雅妹妹受委屈呢?我还真是不敢相信呢。”
静雅的母亲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不知道,我家宝贝女儿居然跟教她识文断字的高先生好上了。其实我对高先生的印象挺好的,觉得他是个难得的青年才俊,可她爸就是坚决不同意。这不?前两天家里为了这事儿还闹得不可开交,她爸一气之下,吩咐家里所有人要把她看好,不让她出去。可怜那个高先生,这两天也没敢过来授课。你说这事儿,可该怎么办呢?”
小翠故作惊讶,双眼瞪得如铜铃般大,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惊叹道:“呦,这可真可谓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啊!高先生,那位风度翩翩、才情横溢的君子,正直如松,帅气若星,文采飞扬,实乃世间难觅的佳偶。然而,为何您二老却对此良缘持持不同意的态度呢?”
母亲闻言,轻叹一声,仿佛心头的重担瞬间找到了倾诉的出口,话语如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唉,此事说来复杂,归根结底,还不都是那些世俗的眼光在作祟。她父亲总认为静雅尚年幼,青春正茂,理应寻觅一位年龄相仿,家境亦不至于太过贫寒的伴侣。他的心中,似乎总有一杆秤,在衡量着门当户对的分量。”
小翠闻言,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话锋一转,又将这烫手的山芋轻轻抛回:“诚然,年龄之差,或许让人心生顾虑,高先生与静雅妹相差七八载春秋,从辈分上论,近乎叔侄。但话说回来,人品才是婚姻的基石,高先生人品贵重,对静雅必是呵护备至,又怎会让她受半点委屈?您说,我这番话,是否也在情理之中呢?”
言罢,小翠以一种微妙的姿态,静待静雅母亲的回应,仿佛一位高明的棋手,正巧妙地布局着下一步棋。
“小翠姑娘所言极是呀!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呢。只是这事儿终究还是得由她爸爸来拿主意,我即便心中有想法,却也不好过多言语啊,尤其是她爸爸正在气头上,我就更不好多说了。不过嘛,咱们可以慢慢来,我会慢慢地去做她爸爸的思想工作哟。”
小翠静静地聆听着静雅母亲的这番话,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原来阻碍静雅和高先生在一起的关键人物正是静雅的父亲呐。
于是乎,小翠赶忙回应道:“如此说来,您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啊!小翠在此恳请您,务必多加操劳,为我那情深意重的静雅妹妹,竭力说服她的父亲。毕竟,她与高先生两心相悦,情深似海,若因长辈的一时固执而错失良缘,岂不是人间一大憾事?以您那辩才无碍、智慧如海的本领,定能化干戈为玉帛,让叔叔回心转意,成就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