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轻轻叹息,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与欣慰交织的光:“咱们家,就像这院子里的老槐树,根深扎于土,枝叶却各有天命。你,是我们家飞得最高的那片叶,但别忘了,是那三棵坚实的树干——你的哥哥们,用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撑起了我们这个小家。”
高先生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母亲的辛劳与不易,更感激兄长们的牺牲与奉献:“妈,您别这么说,种地是天地间最质朴而伟大的事业。没有哥哥们用双手耕耘出的希望,哪有我今天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的机会?爸爸虽早逝,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兄弟间传承。等我有了能力,定要让哥哥们的生活也如这饭菜般,热腾腾、香喷喷。特别是大哥,他的婚事,是我心头第一件大事。再往后,便是二哥、三哥,咱们一步步来,让家成为真正的避风港。”
母亲听罢,眼眶微湿,嘴角却扬起温柔的弧度,她边从沸腾的大柴锅中细心捞出每一份菜肴,边轻声细语:“我这老幺,心比金坚,情比海深。若真是个女儿身,定是妈最贴心的小棉袄,可如今这般,也算是咱们家的福气。”
“老幺啊,娘这颗心呐,总是悬着,就怕你在那刘家受了委屈。快跟娘说说,你在刘家过得可好?他们待你,是否如自家孩子一般温暖?那些个琐碎日子里,可曾有半点不快?两个孩子,是否如你所言,乖巧听话,让人心生怜爱?”
“娘啊,您尽管宽心便是。刘老爷宅心仁厚,待我如同家人,盛情难却之下,本欲留我共进晚餐,但念及家中娘亲与兄长盼归之心切,我便婉言谢绝了那份盛情。提及他家的两个孩子,真真是叫人喜爱不已。那大丫头,虽识字不多,却仿佛天生慧根,言谈间透着不凡见识,小嘴儿一张一合,犹如春日里清脆的鸟鸣,悦耳又动人,连我这做先生的,有时都不免自愧弗如,甘拜下风呢。”
“至于她的弟弟,那小子,沉稳内敛,言语虽不多,但字字珠玑,往往一语中的,让人措手不及,又暗自佩服。他那一份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睿智,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引人瞩目。而那小丫头,更是人小鬼大,机灵聪慧,仿佛世间万物皆在她那双明亮的眼眸中一览无余。若得良师悉心栽培,加之她自身不懈努力,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家族的未来之路。娘,您说是也不是?”
高先生与母亲的对话如同春日里潺潺流水,愈发流畅而充满温情。他的话语中,刘家那两位孩童的聪慧与好学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跳跃在每一个音节之间,让空气都弥漫着一股子书卷气与希望的光芒。高母的双眸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她不仅是在倾听,更是在细细品味这份来自心底的喜悦与自豪。
“娘啊,您知道吗?刘家那俩孩子,眼睛亮得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对知识的渴望简直要溢出眼眶来。”高先生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夸张,却又不失真挚,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让这场景生动得仿佛就在眼前。
“哦?快跟娘说说,他们学起字来是个什么样子?”高母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她的话语中满是期待,仿佛自己也化身为学生,渴望着那份学习的乐趣。她的追问,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轻轻吹拂过心田,让这份喜悦更加醇厚。
小主,
高先生见状,更是滔滔不绝,他将刘家孩童如何一笔一划、认真临摹的情景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