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厨房承包成功了

“呵呵,那我就相信了,十天后我给你兄弟打电话,希望到时候这事是真的,如果事没办成,你可要给我报销电话费哦,好了,挂了。”

牛聪一直一边说话,一边盯着屏幕上的计时,在四分零五十八秒的时候,他果断地挂了电话。

花了两块钱的电话费,牛聪心疼得不得了,他说让阳风报销电话费不完全是开玩笑的,阳风不给他报销,他自然不好意思硬要,但是如果阳风主动给他报销,他绝对不会推辞。

若干年后,人们经常提到一个人的格局,什么是格局?比如阳风,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有钱买两个馒头,也会分一个馒头给跟随他的下线,只能买一个馒头,也会分一半给他的朋友,这就是格局。

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办事,甚至是给自己办事,但同时也办了人家的事,就像牛聪这种,花了一块两块钱,他也不痛快,一毛不拔,这是另一种格局。

什么样的人能成大事,什么样的人不可能成大事,成大事的自然懂,不能成大事的也懂,各懂各的,个人理解的方向不一样,深度不一样。

事情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

当然,一个人炒菜还是不够的,当然,炒菜的事,其实阳风自己也会炒,以前他在厨房上班的时候,杨过是负责炒干部菜的,杨过进过厨师进修班,拿到了厨师证,也还真有两下子,他炒的川菜阳风吃过,确实好吃。

因此阳风就跟杨过学过几招,也炒过几次干部菜,干部们也都吃得满意,几乎盘子里的菜都吃了个精光。

特必富陶瓷厂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四川和重庆,因为陶瓷厂特别辛苦,四川和重庆的人都能吃苦。

除了四川和重庆,然后就是贵州和云南的多一些,除此之外,湖南人也比较多,还有就是湖北人,当然,河南河北的人也有,但所占比例不大。

因此炒好川菜,实际上就满足了大部分人的胃口,因为云贵川的人吃的口味基本一致,湖南湖北的人跟云贵川的口味其实也非常接近。

因此,在特必富陶瓷厂,要让员工们吃得满意,基本上就是炒好黔菜和川菜就可以了。

但是,阳风不太可能自己还亲自去炒,这样,他一是没时间去做更大的更需要他做的事,二是他就失去了当老板的意义。

如果阳风要是这样,那他就不可能快速成长,那他的格局也就太小了。

不过,阳风想到了冯大春,冯大春不是在厨房也干过吗?不知道他学会炒菜没有,不过没吃过猪肉,不是也见过猪跑吗?厨房的那一套,毕竟是熟悉的,因此可以考虑教冯大春几招。

冯大春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方案就这样定了。阳风和万琼心里就踏实下来。有了骨干,至于打杂的人,一招一大把,自然是不用着急的。

还没有到十天,第五天,阳风就接到了马总的电话,马总在电话里只简短地说了一句:“阳风,你现在有空吗?如果有时间,马上过来一趟。”

阳风知道是好事,立刻说:“好的,马总,我马上过来。”

于是阳风立刻跟万琼风一样的出门,飞快地骑上单车,风一样的向特必富陶瓷厂赶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