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鏖战(七)

川卒 梅沙闲士 1137 字 3天前

陈亲民团长还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一个“神话”,反面是武汉方面已经炸了锅。杨帅通过杨师长了解到前线的战报后,立即将活捉的七个鬼子飞行员和797团的请功报告送交到了武汉。

统帅部的将帅们起初听闻后不太相信,用轻机枪打飞机不异于天方夜谭。当七名鬼子飞行员被押送到武汉后,大家才不得不相信。虽然我们的空军和援华的苏联空军壮士们也英勇奋战,打下不少鬼子飞机,可那是飞机对飞机,战力同等。而用轻机枪“击毁三架、击伤两架”,简直让人惊掉下巴。参谋副总长白长官是击节叫好:“了不起、了不起,此法开我军之先河,着应大力推广。杨将军手下能人是层出不穷呀。前番有个杨志,这回又出了个陈亲民。我们的委座又要伤脑筋喽。”。

陈亲民也是半年前才晋升的上校军衔,还颁授了云麾勋章。这回又立下泼天大功,不知又该如何奖赏。统帅部、军政部和军令部几经磋商,达成一致,认为陈此番之功实属传奇,破格晋升少将军衔,奖三等云麾勋章;负责指挥对空射击的副营长许怀安则由少校晋升为中校。上报后最高统帅大笔一挥就同意了。嘉奖令发至27集团军,杨帅当即提升陈亲民为133师399旅副旅长,并兼领797团。(1945年陈亲民担任20军第133师师长,率部参加桂柳反攻战役,从日寇手中攻克了当时广西省会桂林市)。对于对空射击打下飞机的机枪手们,财大气粗的杨帅高兴之下,每人赏大洋200块,加提升一级军阶。

官运亨通的陈亲民副旅长此时正面临着的坂井支队的猛烈攻击。坂井老鬼子见航空兵遭遇大败,掉下来好几架飞机,顿时恼羞成怒,立即命令八门75野山炮向对岸阵地炮击。

弟兄们高兴劲儿还没消,鬼子炮弹就来袭了,只好躲进防炮洞里啃干粮、喝凉水。此时天色已晚,鬼子炮兵打了几炮后也就停息了。坂井连续不断的催促工兵们连夜赶制浮桥,害得工兵们连晚饭都没空吃,只能将怨气撒在大树上。

797团的弟兄们晚上也没有闲着,接团长命令继续赶制假炮催假人。陈亲民自打鬼子飞机误炸后,觉得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可以极大避免弟兄们伤亡。原来的被炸坏了,便继续制作,反正树木有的是。一个来小时,大家又制作十来门假炮,这回还在各假炮周边围上了一圈沙包,看起来更像炮兵阵地。而真正的火炮却更换了阵地,从东边转移到了西边,并要求分散布置。另外,对防空洞又进行再次进行加固。

次日一早,鬼子们吃早饭后,工兵们更找着做好的木架来到河边,准备在利用原木桥的基桩铺上木架通行。同时,坂进还在岸边布置十多挺重机枪掩护工兵。八门山炮也时不时地打出一二炮,威胁我军防线。

我军第一道战壕已由二营接替防守,由于二营有不少补充新兵,副团长滕君辅决定亲临一线进行指挥督战。此时,二营弟兄们准备就绪,就等着鬼子工兵上前。二营长庞贵能向滕副团长询问:“副团座,你看,等一下我们是啷个打法呢?”

“鬼子都送到眼皮前喽,还不好打嘛。这样,我们也要讲下策略,叫兄弟们先不要忙慌开火。先叫枪法好的兄弟,专打架桥的鬼子;等鬼子桥架到一半呐,集中迫击炮专炸桥面,同时集中所有机枪,把桥上的工兵一扫而光。我们有时间跟鬼子慢慢耗,等鬼子工兵死光啰,看他们啷个架桥。”滕副团长无比自信的说道。

“要得,副团座高见,我去安排,这样打仗比起淞沪来真是太舒服啰。”庞营长感慨的说道。

“叫兄弟们节省弹药,反正鬼子过不来。还有,注意鬼子的火炮,特别机枪手和炮手,一定要注意防炮。”滕君辅提醒道。

“是!”庞营长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安排了。

今天,七里河的水位下降了不少,水流也减缓 了许多。只见鬼子工兵们将二十多个四五米长、两米来宽的捆挷牢固的大木排,一长溜地摆放到河边。工兵中队长大叫一声“板载”,就见十几个工兵抬着一架木排冲往河边,来到河边又有七八个水性好的工兵光着膀子跳下河,靠着还未损坏的大木桩托着木排,上面的工兵则将木排迅速向前挪,往水中直立着几根粗大基桩上放。而水下的工兵就用长木杆和铁钉将木排和基桩连接牢固。鬼子工兵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一会儿就安放好了一块,效率非常高。

坂进一见开心称赞:“呦西,非常好,加快速度,过了河,我们就可以痛宰那些该死的支那兵。”他刚说完,就听见“啪、啪、啪......”一连串的枪声从对岸传来。木排上和河水中的鬼子工兵接二连三的中弹落水,一下就死了八九个,剩下五六个边滚带爬的跑了回来。

“八嘎,快快的,机枪掩护。”坂井大叫起来。顿时十几挺重机枪一起开火,火光四射的弹雨扑向对岸阵地。但弟兄们早已缩进战壕,鬼子机枪只是空耗弹药。坂井举着望远镜也看到了。无奈只好下令停止射击。催促工兵继续架桥。又是十五六个工兵们抬着木排来到河边,胆战心惊的开始架设,刚放好木排,突然又是一阵枪声袭来。这回倒下的更多,只逃回来了三四个人。

“开炮,炸死他们!”坂井气得狂吼着下达命令。“轰、轰、轰......”,八六75山炮对一线阵地就是一顿狂炸。二营弟兄们躲在防炮洞中静静的听着爆炸声,有个别新兵吓得浑身打哆嗦,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兵抽着“哈德门”(20军现在资金充足,军饷每月都足额发放,弟兄们都比较有钱)安慰道:“娃儿,莫怕,你就当听大鼓唱大戏,熬过去就会习惯啰。这些比起淞沪来就是小儿科。”

“叔,你们在淞沪是啷个样的,跟我们讲下嘛。”新兵小心的问道,说着又递上一根烟。

“要得,娃儿晓事,我就跟你们讲一下。”老兵一边抽着烟、一边向新兵们讲述自己的“骄人战绩”,还不时指点一些战场生存之道。而新兵们则是满脸敬昂的听着,渐渐也就忘却了恐惧。这就是战场上老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