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外一切尘埃落定,战士们打扫战场后,回到军营。杨志与高司令简单商议一下,派出8团战士们开始全城大搜捕,防止零星鬼子躲进百姓家中。巢湖地委组织的同志们闻讯后,纷纷赶来协助配合工作,发动群众相互监督、检举揭发,搜查私下藏匿的小鬼子、惩处罪大恶极的大汉奸。
高司令还让手下的政工干部们,抓住这次胜利营造的大好形势,在整个县城内外四处宣传我党抗日政策,鼓励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积极加入抗日队伍。
杨志和特作营的弟兄自然不会参与这些活动,回到军营后,就让吴德伦紧急救治伤员。这次夺城之战,特战营弟兄阵亡7人、伤23人。无为支队三个团阵亡37人、伤114人。好在军营仓库里,鬼子库存的武器弹药和药品、军服等物资没有被破坏。吴德伦率领着一干救护兵们忙得不可开交,而无为支队的卫生员水平有限、人员也不多。杨志见状只好派了两个排的弟兄去帮忙,特战营的弟兄在急训时都接受过战场急救技能训练。
杨志叫王进忠起草电文,让通讯班的金开诚给大帅发报:我部于今日与无为支队8、9团及手枪团配合作战,已夺取巢城,歼敌步骑炮共4000余。安庆之东北现基本无忧,不日汇合797团,移向庐江及舒城方向协防。杨志敬上。
就在杨志向大帅报捷之时,高敬亭也通过地下组织的秘密电台,向新四军总部发了报捷电报,详细呈述了整个战斗经过。新四军总部得到捷报后是一片欢腾,叶军长和项副军长立即向党中央报捷。这可是新四军成立以来的首个大胜仗,而且还是收复失地的夺城之战,的确是鼓舞人心,令人振奋。
党中央获悉捷报后,立即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如何论功表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此次胜仗,对个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商定之后,中央伟人兴致勃勃的亲自书写嘉奖令,向全党全军进行通报表彰,向新四军总部和无为支队发电进行表彰嘉奖。因此,高敬亭及各级参战的有功将士,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记功与晋升。尤其是无为支队第9团的侦察参谋郭思进,深入虎穴、机智过人,成功骗取了鬼子信任,智取城门,为夺城之战立下首功,荣获个人一等功,其率领的侦察队则荣获集体一等功。郭思进还被卓升为无为支队的副参谋长,在新四军内部可谓是一举成名。
同时,党中央还电令新四军总部:一是要积极配合27集团军和杨志之特战营,打好安庆保卫战,争取更大的胜利。二是抓住此次大胜之契机,在皖鄂豫赣等地区广泛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积极吸收有志之士和人民群众加入我党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新四军队伍。
另外,还向27集团军司令部和杨帅发来贺电,热烈祝贺27集团军及特战营取得巢县大捷,对杨志更是不吝赞美。
杨帅在接获杨志的捷报后,倒是心如止水、见怪不怪了。除了向五战区司令部和统帅部报捷请功之外,再就是向27集团军全军进行通报表彰,以鼓舞全军将士士气,提升备战信心。
统帅部同时接到五战区司令部和我党中央的报捷电报,收复失地、歼敌甚大的辉煌战果令最高统帅和长官们非常尴尬,经多方求证后,确系事实。但因涉及到那边的缘故,国防部、军政部和统帅部等一众高官们,深知那位对我党及新四军的态度,均不敢提出有实质性的嘉奖建议。经过长达半月时间的推诿、商议与争执,最后仅以国防部名义,向27集团军司令部和我党中央、新四军总部,各发了一份口头表彰电报草草了事。
统帅部的军事长官们对此次巢城作战的详细经过是了解的,对于杨志及特战营取得的战功,长官们自然心知肚明。仅率特战营一个加强营兵力和两千多装备落后、战训水平低下的游击队力量,就歼灭了鬼子步骑炮四千余众,同等规模和条件之下,是国军任何一支王牌部队都无法办到的。
杨志卓越高超的谋划与指挥水平,令国军一众军事长官们深为叹服与赞赏,虽然有些正义之人对此表彰心有不愤,但限于最高统帅的冷淡,却是不敢多言。唯独萧山令这位耿直的汉子为杨志深感不平。萧山令因下关码头大撤退之功,不仅晋升为中将军衔,到武汉后还被提升为军事委员会宪兵司令部司令(在金陵时担任宪兵部少将副司令),并兼任武汉市警备司令。萧司令不仅仕途高升,更得到了最高统帅的高度赏识和信任,特给他颁发了可随时进出官邸觐见的通行证。
萧山令知道自己目前所得一切皆缘于杨志,更是欣赏其杰出的谋略与骄人的战绩,这个深明大义的湖南汉子,毅然决然地谨见了统帅,进言道:现今日军咄咄逼人,将对武汉展开攻略,妄图威逼政府屈膝,我军上下虽积极抵御,奈敌甚强,仍是节节退守。虽有前番台儿庄之大捷,却是惨胜败走徐州。杨志之以弱胜强、收复失地,于全军上下极为罕见,堪为表率,如暗夜之启明星,让我军看到胜利曙光,给国民以抗战之希望。当予以重奖,以激励军心、振奋士气,则大利于武汉之战,大利于全国抗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高统帅还是纠结于杨志与新四军合作,不愿松口。萧司令自然清楚其心思,只得再誎言,其与杨志交心而谈,深知杨志仅为一热血青年,有感于统帅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以弱冠之学生投身抗战,凭借天生的战斗智慧,连番建立不世之功,实乃举世罕见之军事干才。杨志是一名纯粹战士,每遇战事必定当先,满怀驱逐倭寇之雄心。我想他此次与那边合作,应是被迫于敌我兵力之悬殊,又急于收复失地,夺取有利之作战态势,毕竟其孤军在外,仅为借力而已。之前从未闻之与那边有丝毫瓜葛,其身世履历极为清晰。还有则是,那边已是大肆表彰嘉奖,此次战果及内中之详情,大多长官均已知晓。民国政府如此轻描淡写,将士们及民众世人可能会胡乱揣测,带来极为不利之影响。杨志本人可能不会在意,因前番于金陵下关之时,我欲将其调入宪兵部,并委予重任,但他却只想一心打鬼子,并不在意高官厚禄。卑职以为应借此大胜,大为表彰宣传,提升民国政府之威望,壮大全军将士之勇气。故此,为振奋军心计,为立国府威望计,予以重大表彰实有必要。委座,这样一个军事天才,我等应爱之护之、善用之呀。
萧司令长篇大论的好一通说,最高统帅闻言后,沉思良久,开口道:“你讲的不无道理。这个杨志是个好青年、好军人。从淞沪至今,立功之大实属少见,我也考虑许久,倒不是因为那边,只是感觉有些赏无可赏,上次晋升军衔就争议很大嘛。”
萧司令一想是有些不好办,20岁不到已是中校。想了想说:“委座,卑职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统帅点点头,示意他讲下去。萧司令接着说:“卑职斗胆建议,可授杨志黄埔生正式学籍,委座以校长之名授其中正剑,以示委座之看重与关爱,以其军事天赋及战功之盛,无人敢不服。如此杨志成为委座学生,其必定感激涕零,从此忠心不二。再授于其高级勋章,奖励一些财物便可。”
统帅一想不错,说道:“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错,你这个建议很好。勋章可以给一枚三等云麾勋章,既然是我的学生了,又屡立大功,勋章等级不能低,当然也不能太高了,不然他再立功,就真的赏无可赏了。至于财物嘛,我看就算了,不是我小气,而是他根本不缺钱。”
萧山令面露疑惑,表示不解,心想20军穷的很,杨志会不缺钱?他家中也不是大富人家呀。
统帅见他不信,也不再隐瞒,说:“你晓得上海正金银行的劫案吧,雨农跟我说了,那就是他干的。据说他得了好几吨黄金和大洋,还有大量美金。要说我这个学生真有本事,现在连日本人都还没查出是谁干的呢。你可是第三个知道的。前段时间,20军杨深到处买武器弹药,还专门从德意志买了一批枪支。要不是看在他积极备战的份上,我还想让他交出一半来呢,我们在金陵损失太大啦。”。看来杜老板终究未能保守秘密,还是向军统戴雨农透露啦。
萧山令闻言,顿时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