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零时,进城的弟兄们整装出发,只携带武器弹药,身上有的响动的东西全部放下。在高杆龙和郭参谋的引导下,来到了县城东北角,大家伏在距城墙一百多米开外的草丛中,尽管蚊虫较多,但无人发出声响。城关上没有鬼子看守,只见一小队鬼子巡逻兵过后,杨志向王进忠和高杆龙挥挥手,王进忠、高杆龙和郭参谋领着侦察排的弟兄,纷纷跃起,窜向城墙下的洞口,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接着,弟兄们以排为单位,一组一组地进入城中。
弟兄们全部进城后,王英领二连弟兄,李左贤领着7排和炮排弟兄,顺着城墙根向东门摸去。而杨志则和高敬亭领着警卫排和一连战士,在两个9团侦察队员的指引下,穿街过巷向南门摸去。
快到县政府大院时,引路的弟兄说前面会有鬼子的巡逻队,于是杨志令全连以排为单位分散,从不同的巷子向县政府靠拢。当杨志和高敬亭带带警卫班和一排来到县政府大院对街的一条小巷中,看见对面围墙围着的大院,虽然不怎么高大,但也有道大铁门,门前两侧各有一个沙袋掩体,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掩体分别有两个鬼子兵在睡觉,而旁边一左一右却有两个背着三八大盖的鬼子来回走动,防守却也严密。
杨志问清侦察队的弟兄大院还有后门,便让人通知陈家良安排一个班到后门去监视。大家通过周边小巷悄悄地将大院包围起来,杨志一看手表,时针已指向一点,向歪老壳示意一下,便举起了狙击枪,歪老壳和弟兄们见杨志举枪瞄准,有的端枪、有的抽出手榴弹。
杨志瞄准一个鬼子哨兵扣动了扳机,一枪击毙,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夏夜,紧随着杨志的枪响,城东门和县城中心区域,以及西门的骡马集市同时响起激烈的枪声,骡马集市更是燃起了大火,估计是草料烧了起来,期间又传来猛烈的手榴弹爆炸声。
歪老壳与杨志几乎同时响枪,击毙了另一名鬼子哨兵,亚吉和另一个队员,同时将手榴弹抛进了机枪掩体。杨志大吼一声“冲”,随手抽出快慢机,弟兄们已经四下冲了上去,三十多颗德制长柄手榴弹飞向了院里,亚吉甚至将手榴弹扔上了正房的屋顶,德制M24手榴弹“轰”的一声把屋顶炸了大窟窿。
德制M24式单兵手榴弹,被称为“高爆手榴弹”,装药量足足有170克,爆炸威力大,对室内或狭窄地段的敌人杀伤巨大。投掷距离远,且投掷十分准确,M24采用长木柄设计,由于杠杆原理,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老兵往往可以把手榴弹投掷到50米甚至更远,这个距离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达到的。而且由于长柄的关系,M24可以投掷的极为准确。实战中,往往能把手榴弹准确的掷入敌军控制的工事、房屋窗户、或者狭窄的散兵坑内。缺点是:不易携带,空旷地带对步兵的杀伤威力不足。
杨志对亚吉大叫道:“继续往屋顶窟窿里扔。”,亚吉立马明白过来,对准屋顶上的窟窿,一股脑地将身上三颗手榴弹全扔进了正房,正房内连续闪耀出光芒,炸得里面一片狼藉,估计连耗子都炸死啦。其他弟兄已经冲院里,MP38冲锋枪和MG-34通用机枪特有的裂帛声响了起来。
MP38冲锋枪是德意志38年刚生产的,使用轻便,具备出色的火力输出。该枪使用9MM弹,容弹量32发,射速500发/分,射程200米,非常适合近距离交火。
而MG-34通手机枪于35年开始装备德军部队,枪重12.1公斤,口径为7.92x57毫米(又名8毫米毛瑟弹),射速高,达到800-900发/分,连续发射时有如布匹撕裂一般,被称为“希特*电锯”。
在凶猛的火力之下,冲出房屋的鬼子兵还未来得举枪就倒在弹雨之下,弟兄们还不停地向各个房间投掷手榴弹。这时后院也响起枪声,在后门监视的二排四班战士也冲进了后院。弟兄们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狂扫各屋,十几分钟后,整个大院彻底没了声响。
七零八落的消灭了大约四十来个鬼子,杨志其中只有三二个尉级军官,还未见到佐官以上的军官,便下令各房仔细搜索,看看有没有“大鱼”。这时,高司令端着一挺歪把子机枪走了过来,他跟随杨志冲向大门时,看见特战营的弟兄对鬼子机枪瞅都不瞅一眼,根本就是不懈一顾,便冲进掩体捡起了一挺,检查一下还没炸坏,顿时乐坏了,又解下鬼子机枪手身上的武装带和子弹盒,等他兴冲冲地端着机枪冲进院里时,战斗已基本结束啦。
杨志看着高敬亭抱着机枪的高兴样,自然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想起去年在淞沪战场时,弟兄们为了一把三八大盖都可以拼命,何况深受政府压制的新四军队伍。
“高司令,这枪还能用吗?”杨志问道。
“能用、能用,好着呢,还很新的。”高敬亭高兴答道。
小主,
“好用就拿着用吧,对了,这枪射击时容易卡壳,平时要多注意保养。”杨志顺水推舟地说道。
“当然要注意保养,这可是机枪。唉,你的意思是,这机枪送给我们了。”高司令自然明白战场上的规矩,谁是战场主角,战利品由谁分配,对杨志是连声道谢。
从后院进攻的四班班长上前报告,说他们在后院打死了三个军官,都是佐官以上的,这三个佐官在七八个鬼子护卫下,想从后面逃跑,被他们用机枪全部扫倒。特战营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挺M34机枪。
杨志却顾不上去查看了,因为南大街外已经传了机枪声,原来在南街区的鬼子听见联队部枪声大作,便增援过来,此时正与沿街面监视的弟兄交火。杨志当即命令陈家良率一连上去增援,并下令狠狠地打,一直打到城中心街区与东边的二连汇合。
再说开火前,王进忠、高杆龙与郭参谋带着侦察排的弟兄,潜入到骡马集市附近。集市非常大,占地上千平,中间有不少地方用简陋的栅栏围了起来,里面全是鬼子的军马,约400匹。左侧有两排平房,房前有几排饮水马槽,屋后有两个大棚,堆满了草料和十几辆板车。大棚后部有一个大场院,围墙只有一米五六,能看见里面的炮管。
因为高杆龙先前侦察时来过一次,早就心中有数,便将侦察排和9团侦察队的三十来个弟兄,相互搭配分成十个小组,各自负责一个目标,有的负责干掉鬼子哨兵,有的负责草料场放火,有的负责在屋门前安放绊雷(即拉上手榴弹的导线),有的负责向火炮场里抛手榴弹,有的负责拆除栅栏,有的负责架着机枪守住后撤道路。对此,王进忠觉得非常合理,但是还未到1点,王进忠便下令先摸掉鬼子岗哨,因为地方大、目标多、人手少,他担心时间不足,便提前行动,只要确保不暴露就行。
于是,以高杆龙、马大虎为首的三个小组,挨个将鬼子哨兵一一干掉了,居然还没有暴露,主要是因为天太黑、场地大,哨兵相距远,又是下半夜,有些哨兵还在打瞌睡。
所有队员都就位后,高杆龙和马大虎一左一右,手里抟着洋火、躺在草料堆上,就等着杨志的枪响(这似乎成了特战营的作战习惯)。准时一点,南边传出一声清脆枪声,高杆龙与马大虎"嗖”的一下翻过身来,快速划着了火柴,草堆一下便从两头同时燃起,火势非常快。两人不约而同的朝火炮场跑去。一边跑,一边顺着窗户向屋里扔手榴弹,屋里睡的都是鬼子骑兵。同时,马场里、火炮场里都响起了手榴弹的爆炸声。鬼子军马惊得四处乱蹦乱跳乱,栅栏门已被拆开,军马冲破围挡,四处飞奔,有二百多匹马在弟兄们有意驱赶下,冲向了城中心地带,踩死、撞死不少鬼子兵,冲得鬼子四零八落、晕头颠脑,根本无法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