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亲贵们脸白了一半。
王道林的策略并不是如何高明,但他能执行下去。真把这些皇家贵族的粮食抄没入库,十次荆江大水的赈灾粮都有了;还有其他的财产,要是都用来赈灾,简直能让灾民过年了。
杨宇轩比他想得好、想得高,就是做不下去。
“杨大人。”王道林看着杨宇轩,眉头紧锁,“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先想到人。百姓都死光了,治好了荆江又如何?”
杨宇轩跪地,拜服。
“本来你应该亲自去一趟荆江,看看百姓的惨状,再慢慢施行你的奏议。但是朝廷缺不了你,你还是留在宫里议事吧。荆江具体的赈灾事务,需要另一个心怀百姓的人去做。大家可有人选?”
杨宇轩想了想,说道,“有个人,出身贫寒,先供职弘文馆,有才学,人品不错。但屡次抗上,惹了不少麻烦,被弘文馆逐出。后来去南方游历,在曹家大院当账房先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再次出逃。前段时间找到我,希望我给个机会,为朝廷效力。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一职空缺,我看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也确实有才干,便推荐他担任此职。”
代表朝廷赈灾,如果想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生计,就得和地方豪强、顶头上司据理力争,抗命也是家常便饭,这样的人可不好找。
王道林问道,“叫什么?”
“夏冰。”
“夏冰?”
“是。大人认识?”
王道林摇了摇头,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怪。杨宇轩为人耿直,身为宰辅,不会胡乱推荐人。想到这,王道林便答应了,请符玺郎拟旨,特旨拔擢此人为户部郎中,兼荆江赈灾使,赴荆江总领赈灾事宜,赐专折奏事之权。
“朝廷立刻行书全国各级衙门,不论是水路还是陆路,赈灾的钱粮优先通过,任何人不得擅自阻挠、盘查,违者斩立决。”
“是。”
王道林看了一眼各怀鬼胎的皇室亲贵,淡然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户部和宗正寺辛苦些,今晚日落之前要把个王公贵族应捐的数目核算出来,并立刻发到邓玉大人案头。”
他望向户部尚书邓玉,“邓大人,明日早朝不用上了,先落实这件事。有反抗的,先抄家、再斩首。”
“是。”邓玉心里打了个突,真想立刻辞职不干。但依着王道林现在的势头,估计能先把他砍了再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