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得知徽宗赵佶爱好奇花异石,下面的这些趋炎附势之奸臣贼子,无不挖空心思地投其所好,以求龙心大悦,他好得到封赏。
像这位威远节度使朱勔,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
郓王赵楷对威远节度使朱勔的前前后后,了解的颇深。于是,他便从朱勔的父亲开始说起:
“爹爹,你知道吗?朱勔的父亲朱冲,就不是一个良善之辈。朱冲本是一个贱民,凶狠恶毒,因为霸道行凶而受过官府的责罚。后来因缘发迹,并给贬官杭州的蔡京,建了一座寺阁,而得到了蔡京的赏识。
蔡京这个大奸臣,为了提拔抬举朱冲、朱勔父子,于是,便给他们安排了假军籍,让他们父子冒充军功而做了官。
为了让朱冲、朱勔父子得到爹爹的赏识,蔡京便让他们搜求江南的奇花异石,运到东京汴梁城中,呈献给爹爹。
而蔡京之所以让他们父子这么做,就是因为他蔡京知道爹爹喜好奇花异石,利用这一点来投其所好。
爹爹得到朱冲、朱勔父子呈献的奇花异石之后,果然龙颜大悦,很是赏识他们。他们父子又与童贯交结。据说暗地里送了不少银子。童贯便安排朱勔全权负责苏州应奉局。”
说到了这里,郓王赵楷停了一停,偷眼看向徽宗赵佶。
此时,徽宗赵佶听了郓王赵楷的话之后,满脸不悦,微微皱眉。
自然,他也都知道这郓王赵楷所说的都是实情。
“……看来,这一切都要怪到我的头上了……”
徽宗赵佶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爹爹,怎么说呢?”
郓王赵楷沉吟着,道:“只能说是被蔡京、童贯这一班奸贼钻了空子。原来爹爹喜好奇花异石也没有太大的毛病,这般奸臣天下搜求,穷尽民力,就做的过分了些……”
徽宗赵佶并不知道朱勔是如何“搜求天下奇珍异石”的,于是,便问道:
“这朱勔又是如何采办奇花异石的呢?”
此时的睿思殿中,只有徽宗赵佶和郓王赵楷父子两个人。
因此,郓王赵楷方才能够放心大胆地跟父亲徽宗赵佶进行这般直抒胸臆的交流。
见父亲徽宗赵佶问及,郓王赵楷便正好述说这朱勔的罪恶,于是,他便沉声道:
“爹爹,朱勔这个奸臣,简直就是拿了鸡毛当令箭,自从他主持苏州应奉局之后,他便带着士兵,在民间胡作非为。
首先,他从府库支取钱财,说是为官家采办奇花异石,但其实,他采办的这些奇花异石,根本就没有花费一文钱,全部都是从民间巧取豪夺而来的。
往往是,他看到百姓家中又好的奇花异石,直接贴上黄封条,说是御前贡物。当地的百姓畏惧朱勔的权势,根本就不敢多言。如果有人敢出一句怨言,那么立即就会被冠之以‘大不恭罪’。因此,百姓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勔胡作非为。
后来,为了修建景灵宫,朱勔役使成千上万的百姓,帮助载运太湖石五千多块,一路从太湖走淮河、汴河,浩浩荡荡地运到东京汴梁城中。名曰花石纲。”
听到了这里,徽宗赵佶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
“原来,这个威远节度使朱勔,竟然如此给我采办花石的吗?那些江南的百姓,可都是我的子民啊。他竟然如此对待百姓?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唉,我当时看到朱勔从苏州太湖运来的巨石,的确是十分高兴,还给起赐名为神运昭功石,封这个朱勔为威远节度使……现在想来,我的这一片好心竟是错付了啊……”
郓王赵楷见父亲徽宗赵佶在听了自己的陈述之后,竟然生出了悔意,心下十分高兴。
他知道父亲徽宗赵佶是十分爱护百姓的,哪怕是从民间搜求奇花异石,也是要从府库支取钱财的。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从大宋府库之中支取的采办花石的钱,最后,全部进了大奸贼朱勔的腰包。
朱勔从这些钱,又去行贿蔡京、童贯等一班奸臣,弄得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