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王赵楷一听到“凤城香帅”四个字,便立刻明白周邦彦未到的朋友是谁了。
现实世界之中的他,在少年时代,便通读古今文章,自然知道“凤城香帅”指的就是北宋亡国之时喊出了“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一代名伎李师师。
而李师师心存侠义,还有一个“飞将军”的外号。
伎与妓,这两个字虽然同音,却有着大不同的意义。
伎,在古代指的是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就如同现在的歌星一般。
郓王赵楷知道,李师师就是当时的大宋帝国最闪亮的大明星。
无数文人墨客,以及官场中人,都是李师师的粉丝。
周邦彦更是十分喜欢李师师的唱曲,甚至专门为李师师写过两首词。
一首是《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另一首是《玉兰儿》: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
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周邦彦已经年过六十,而此时的李师师正在碧玉年华,刚过十六岁而已。
而郓王赵楷则正好大了这李师师一岁。
若是论及郓王赵楷和李师师,倒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了。
一听说是李师师,郓王赵楷也很快来了兴趣,他当即问道:
“凤城香帅……
莫非就是人称‘飞将军’的李师师?”
一文人调笑道:
“这和尚日日空门参禅,没有想到,他知道的还挺多。”
众人都微笑起来。
郓王赵楷略有些不好意思,深深地为自己的“急色”而感羞愧。
周邦彦也微笑道:
“老夫这小友,本是老夫的忘年之交,正是这位‘飞将军’李师师。”
郓王赵楷点了点头,道:
“听说李师师就住在这樊楼上啊……”
周邦彦听了,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