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山挑眉,瞧着夜遐迩有些严肃的神情,她也不自觉的端正身子,“你讲讲看。”
“仍是那年和歌使团来访,和歌一行多次遭人围追堵截行刺暗杀,是以回国时为避人耳目,由京陲绕道出京。出皇城顺义门北去芳林门再向北进京陲安华门,再一路向北走丹凤门借道瓮城北衙过京陲改道向东出京畿,单单是这一路,便有十余波截杀,全程由我父亲和三更领着十二马前卒及一众江湖好汉搭手相护,贺前辈当时应该就领丐帮弟子在芳林门拦截那一波死士刺客。
“当时,应该是由芳林门到安华门短短三里,以丐帮弟子十六具尸身阻挠截杀两个时辰,换来和歌一行顺利东行。那一次护送涉及过广牵扯的甚多,朝廷为了不引起恐慌强行将此事封存,外人知之甚少,只当是芳林门粪夫闹事,是以到现在都是所知者寥寥。你可知晓其中详实?”
提及当年那段鲜为人知的截杀反截杀,其中惨烈真真不是几句话所能概括,即便过去恁多年,夜遐迩想到当初曾在一些机要卷册上看到也只是寥寥几字一笔带过,便惋惜不已。
虽说已被刻意的隐瞒了那段历史,身为局中人的夜家,又是夜家少数几个具有话语权的人,夜遐迩自然知晓这件已然无人念及的旧事,何止是丐帮以十六具尸首换来和歌忘忧东去,这一路上更是有诸多江湖志士仁杰为了二字“道义”,拼上整个家底,送这位扶瀛太子出海归国。
小主,
奈何当政者只为了粉饰这太平长安的盛世清明,不得不将那些个英豪化为无名,彻彻底底消失于青史堙灭于历史长河,这又是何等悲恸?
贺青山双眉微蹙,回忆道:“我倒是记得这事,那时应该是刚过完中秋,师父着我在家不让我出门,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倒是师父他老人家过了四五日才回来,个中缘由也未曾说明。后来七日,师父带我去城外参加了一场祭拜,曾遇到过夜王爷和四爷,按你这么一说,想来就是这事无疑了。”
夜遐迩平复心中难平躁动,又道:“据我后来从多方面整理收集各种资料,除了贺猷前辈,还有辽东使刀的关海山关大爷,燕山堡拳术大家崔筑崔老大,关中侠侣剑梁鹏葛秀娘夫妇,号称一枪挑壶口的杨斗杨前辈,兖州儒家祖庭荀序先师,东岳……”
贺青山越听越是心惊,不自制的已经扭头朝向夜遐迩,那张被天下听书人赞作含有天地的嘴角也是略略抽搐,直接接口道:“东岳一根桃木东南枝便能搅碎神兵利器的徐言午,秦岭双掌开山的魏虽寿魏老爷子,太行山紫阳观陈无虚道长,东海一叶岛井灵弦井娘娘,还有东游传教的西域堆米寺先觉尼师,三年内先后遇难,被歹人暗中杀害,原因一直存疑。”
夜遐迩些微动容,显然当年百思不得解的困扰在贺青山这一番解说下算是变得有些教人理解。
两人口中这些个武林名宿江湖侠义之士,无一不是参与了当初对和歌忘忧的护送,那一路上或是偶然相遇也好,或是无意间闯入这场事先布好的杀局中也罢,在得知和歌忘忧处境后,有些是慑于那位王朝唯一异姓王爷的地位,有些是碍于夜家在江湖中的面子,还有些不过真就是路见不平的仗义相助,尽皆施以援手,只为保护这位异国番邦的太子安全。
自然,当年谁都不明白为何一个出使大周的番邦太子怎么就得罪了如此多的仇家,一路追杀到异国他乡都不止不休。
昨夜里和歌忘忧已然是说出了关于那场千里追杀的真相,是以只通过简简单单的推测,想来五六年前那些个任侠之辈先后惨遭毒手,当时久未查探到的幕后黑手十有八九也是这伙扶瀛人无疑。
肯定不会露出释怀的欣喜,自然是郁郁不得平,声音里也夹杂着些许颤栗,贺青山没头没尾的说道:“和歌还不晓得这些事吧。”
可以理解,凭和歌忘忧的性子,假若知道了这些个曾经保护他的人在他走后竟是先后惨遭毒害,怕是会悔恨自己一辈子,贺青山有此一说也是情理之中。
夜遐迩摇头,“做人做事,义字当头,只是何为侠义古往今来又有谁说的清道的明?不过是问心无愧四个大字。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事情做得做不得,全在自己那颗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