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争水斗诗

纵横宋末 宋魂 2901 字 9天前

赵平耐心对着兰儿说道:“兰儿,听说县丞喜欢斗诗。我平时上课时间时间少,正好增长见识。”

赵平之所以上课时间少,当然是经常生病的缘故,何况又是一个私生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平经常生病请假不能来学堂,一气之下老师也当他是空气。

同窗见到他都离得运远的,很是害怕这个病秧子把病传染给他们,更没有人与他说话,背后还嘲笑他是一个没有爹爹的私生子。

没有时间上课,成绩自然也不好,这让赵平更加孤僻内向。

不但如此,病秧子、孤僻子、无能子等绰号已经在附近臭名远扬。

虽然赵平心增长见识变为理由,但是兰儿还是不让赵平出去。

毕竟,主母一再叮嘱,她不得不听从。

怎么办,难道被这个小妮子难住了?

赵平眼睛一转,拿出一个酥饼说道:“兰儿,酥饼。”

五六岁兰儿喉咙动了几下,大眼望着赵平手犹豫几下接过酥饼。

赵平趁机从她身边跨过,兰儿只得一边喊一边追。

两人来到李家河边,只见两个村子村民目前有千人左右。

吵闹声几乎把人耳朵震拢,出乎意料没有出现想像中的打架场面。

赵平与兰儿看见管家吴杰父子四人也冲前面,高昂着头颅,与王家村村民正在激烈对骂。

王家村的村民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手臂指着吴杰父子大骂。

由于相距太远,赵平不知道他们在骂什么。

到后来,双方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吴天突然挥舞手中木棍,对方声音嘎然而止。

让赵平不解的是,王家村民仅仅只有锄头,却没有带任何棍子,难道,王家村未战先认输吗?

难道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看热闹机会,结果竟然是英雄白跑路吗?

突然几声锣响,赵平只听见一个粗豪嗓子喊道:“给我安静!给我安静!下面有请县丞刘官人训话。”

听到这个声音,两个村子村民顿时安静下来!

赵平向锣声望去,只见前面是两个穿着黑色皂衣的鸣锣开道官差,后面几个官差拿着“肃静”、“回避”牌子的官差两边分开。

当摇摇晃晃的轿子停下之后,一个官差上前把这个绿色双人轿子帘子掀开,同时右手作了一个请的姿势。

没有多里,一个四十岁左右一脸严肃的绿袍官员出来!

赵平只听见他咳嗽一声,眼睛向四周一扫,王家村及李家村的村民在各自都保长带领之下,纷纷躬身行礼:“见过官人。”

好大的官威!赵平记得县丞一般是八品,但是他在这里显然把自己当知县了。

为何这个县丞要如此大的排场,让赵平更加困惑,难道这个县没有知县了吗?

“本官接到禀报,说有人聚众闹事,怎么回事?”正当赵平在思考时候,这个绿袍官员已经扫视四周一眼,点点头咳嗽几声之后沉声说道: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皮肤白皙肥胖富态年约五十、东坡帽宽袖紫衣圆领绸缎男子双手一礼立马回答:“禀告官人,李家村为了争水,聚集多人,棍棒相加,还望官人为小民作主呀!”

说完,还抹了不存在的泪水。

赵平不禁双眉一皱,心里顿时活跃开来。

李家庄恰恰这次并没有携带工具,凑巧的是县丞接到有人禀报就来到现场。

如果说两者没有联系,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李家村的族长李之豪也是五十左右,不过鬓毛及胡须已经有些花白,额头不少皱纹微微背驼,棕色脸部清瘦,显然他比王家村族长更累更辛苦。

“禀告官人,王家村为了争水,断小民水源,毁小民农具,欲断小民炊烟。还望官人为小民作主。”他当然不甘示弱,上前拱手一礼,说出自己理由。

刘县丞抚摸胡须,看了两人,咳嗽一声:“原来是争水。不过棍棒无眼,伤人性命,有违天合。况且我大宋非化外蛮夷,习文偃武,乃是朝廷贯例。既然如此,今日,当然就以文比试比试。”

“小民谨遵此命。”那个王家村都保长王文修立即拱手向刘县丞一礼。

细心的赵平发觉他脸上带着微笑,难道那个传说是真的?

而李家村人人倒吸一口冷气,脸上露出难看的面容。

两个村子的教化程度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李家村强项是武力,整个村子上前只出了三个通过发解试的举人;而王家村这个世家加起来有十八个举人,并且还有人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大宋的举人不比明清的举人,虽然是一次性的,但是也不得了,无愧于耕读世家。

李家村的都保长李之豪张口欲进行辩解,但是刘县丞已经定下基调,只好黑着脸,拱手勉强一笑:“小民谨遵此命。”

王文修右手一挥,赵平只见过来一个头戴纶巾、年纪约十一、二岁俊俏童子。

他从容走到刘县丞面前深深一礼,说道:“小生王子仪见过官人。”

不但如此,他接着又拜见李之豪,最后向四周唱了一个肥诺。

此子相貌衣着风度不但王家村喝彩,李家村也挑剔不出什么毛病出来。

果然不愧为耕读世家,就是一个童子也有如此之风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他不禁向着身边一个拿着锄头的男子问道:“李三郎,此人有什么来头?”

“听说此人乃是王家村的神童。”那个李家村的村民打量王子仪一眼,又看了赵平这个病秧子一眼,眼神顿时暗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