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街人头攒动,紧邻皇宫外墙有一个点位,里面发生了什么会有人传出全过程。
远在万里之外的大商、大羽也在百姓中安插了人,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会通过飞鹰传书的方式送往,换歇五站,只需两日便可到达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传信的飞鹰极为难训,若非十万重要之事,绝不会派用。
午后,烈日偏向树梢。
陆陆续续有人进宫,多是富有才名的文士,他们早早准备诗词,想着在朝堂文会上一鸣惊人。
“兄台,你是哪位大人府下的?”
一位白衣儒生拿着自己的诗词,朝着近旁之人打招呼道。
那人拱手一礼,道,“在下幸得礼部侍郎看中,在范府做事。”
“实不相瞒,在下投入谏议大夫门下,今日都是去一个地方,兄台我们同行可好?”
“好,承蒙相邀,那便一起去吧。”
两人朝对方双手抱拳,旋即聊起了自己的诗词。
同样的搭话不断发生,得以进宫的无一不是学有所成的才子,官员们会先收录入府中办事,等待业绩突显,方能正式举荐入官,这是除科举之外的另一条入仕之路,多达官贵人之后会选择这条路。
小说中往往出现寒门士子逆袭的故事,现实确实有,但却少产,通过科举入仕者每年就那么几个,朝廷中大部分官员都是后者选拔上来的。
不得不承认,原生背景很重要,出身世家贵族的孩子将得到更好的资源,无论读书还是将来入仕对官途都有巨大的帮助,而寒门子弟只能依靠自己,或许穷尽一生都无法看到更远的风景。
乾天殿内,周皇下令清场,像是整套的编钟、朱漆鬃金五足香几这些用于装饰的摆件都要搬走,空旷的大殿中足以容纳四五百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