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缩短两秒,但作用在金属过热上就是四秒,作用在林云身上就是绝望。
先舍弃后半部分做实验:谨慎。再舍弃前半部分跟进:决策。
谨慎与决策并存,会出现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可能:指挥型。指挥型既然出现,那金属人的动作就不会止于此时。
果然,那些落后的金属人互相背负,直接连成一个线型直阵。这样一来,金属人每条腿的做功加剧,速度下降,并且产热大增,但其余个体却争取到更多散热时间。
“37秒问题”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拖延战术。只要保持匀速,慢慢熬到林云出问题,一样可以追到。
到底是一百年前的内燃机持久,还是最新的智能金属人抗造,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
指挥型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数量,所有足以成功的概率性事件,它不需要赌哪一种可以成功,完全有能力全部尝试。
林云很明白这点,继续下去只有等死。小破车一个急转弯进入沙滩:
“两位,现在开始计算金属人铁脚、小破车轮胎,在沙滩的速度系数吧。”
秦冉明白林云的意思,但他并不看好:“沙滩太短,没用的,但是,我们其实还有另一个去处。”
林云思考一秒,知道秦冉所指:“如果我们上了船老七的船,要面对的指挥型,可就未必只是一个了。”
船老七、林邑兄妹都是量产型,但为了抓住林云,未必没有其他支援。
前,上船是死路;后,追兵也是死。
要说不一样,后面这个一定死,因为真的跑不过;前面上了船,有几十万同胞协助,未必死。
“抓紧了,我们上船。秦冉,你不是主要目标,上去后想办法藏好,掌控整条船的主动权。岳峰你跟紧我,我俩想办法篡改程序,如果能攻陷指挥型金属人,我们就赢了。”
林云还在计划怎么赢,岳峰不得不泼冷水:“沙滩太短,来不及。两位大才子,有什么好脑子20秒内用完,20秒后,拼命吧。”
“哈哈~”林云忍不住大笑,笑的很是开怀,“对不住老岳,我没辙了。没想到,我林云自认天才,居然败在最简单粗暴的小学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