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师?您说什么?”正在讲话的钱翠丽停下来问道。
“啊?没说什么。”月宸回过神来。
“月老师,你刚才说什么资源支持?我也听到了。”月宸一旁的老师天真地说到。
“资源支持?月老师是觉得高三学生最需要的是资源支持吗?那你来阐述一下你的观点。”钱翠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啊?噢!资源支持嘛!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所以不同的孩子需要的资源也不一样,张三的英语好,数学差,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数学的教学和辅导资源向他倾斜,比如在自习课开设不同学科的答疑教室。”被赶鸭子上架的月宸赶紧理清思路,阐述了一下所谓的资源支持。
“那样的话,每个老师在都会增加不少的工作量。”一位老师有些不太情愿。
“我觉得月老师的建议挺好,就从你们高三年级组开始试点,每天下午的自习课,安排各个学科老师在多功能小教室进行答疑,年级长安排一下。尝试一个月,如果效果好,可以考虑推广到全校,所有老师一起参与轮班。”钱翠丽不再给大家反驳的机会。
动员大会之后,月宸回到办公室继续思考。
“资源支持?因材施教?每个人都不一样。”月宸重复着几个关键词。
“月老师,还在想刚才的会议内容呢,现在你可是校长面前的红人呢,这一次物理答疑就由你牵头,负责通知物理组的老师吧,排班也交给你。”年级长对这个空降的任务有些不满。
“噢,好。”月宸此时的思绪并不在眼前,机械性地答应下来。
年级长期待中的情景没有出现,悻悻然离开了。
“噢!我明白了!就是因材施教!这么大规模的资源支持的正主好像只能有一个。”月宸突然想明白了,不由自主的喊了出来,让还美走远的年级长咧了咧嘴。
不过对于自己这个大胆的猜测,月宸也有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