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望着魏延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深知魏延性情刚烈,若不加以安抚,只怕会生出事端。想到这里,他转头对姜维道:"伯约,你去盯着文长,莫要让他轻举妄动。"
姜维点头应下,快步追了出去。
帐内再次恢复了平静,诸葛亮拿起案上的暖宝宝,轻轻摩挲着。
这几日的经历,仿佛一场梦境,却又如此真实。
姜饼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那些奇奇怪怪的物件和话语,让他对未来的战事有了新的谋划。
"丞相!"赵小七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打断了诸葛亮的思绪。少年一瘸一拐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您喝点粥吧,刚熬好的。"
诸葛亮接过粥碗,温和一笑:"小七,你的箭伤可好些了?"
赵小七挠了挠头,憨笑道:"好多了!丞相,您这几日去了哪儿啊?大家都担心坏了。"
诸葛亮轻轻吹了吹粥面上的热气,淡淡道:"亮只是去寻了些药材,调养身子。你不必担心。"
赵小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块布包:"丞相,这是俺娘给俺的护身符,您戴着吧,保平安的!"
诸葛亮接过布包,心中一阵暖意涌过。他轻轻拍了拍赵小七的肩膀:"多谢你,小七。"
......
几日后,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果然押送着大批粮草抵达五丈原。蜀军士气大振,而司马懿得知消息后,果然按捺不住,开始频繁调动兵马,试图寻找突破口。
诸葛亮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的魏军大营,嘴角微微扬起。他转身对姜维道:"伯约,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但不得出战。司马懿越是急躁,我们越要沉得住气。"
姜维点头应下,心中对丞相的谋划更加佩服。
夜深人静时,诸葛亮独自坐在帐中,手中握着一片暖宝宝,轻声自语:"姜先生,亮定不负所托。"
帐外,五丈原的秋风依旧呼啸,但蜀军大营内却是一片难得的宁静。诸葛亮知道,这场北伐的结局,或许真的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