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排打据点有些大材小用,他们只负责侦察,为主力提供情报。
沈振华接到侦察排发回来的情报后,决定就拿赵庄据点来做文章,这是最后的“磨刀石”;
不仅可以练兵,还能夺取鬼子刚刚送达的辎重,至于能不能钓到大鱼就看运气了。
沈振华在跟朱日东商量过后,就决定留下一连看家,沈振华带着二连、三连、炮连实战练兵,目标赵庄据点。
沈振华不知道的是,就在独立营主力离开青龙镇的当日,上党城也有一伙鬼子出城试验新战法,目标正是青龙镇。
一日后,赵庄据点,碉楼高耸,戒备森严。
自从被三连端过一次后,第四旅团对赵庄据点的防守进行了加强;
从野战大队中抽调了两个小队担负守备任务,另有一个伪军连配合。
鬼子在外围又增修两座炮楼,配合壕沟铁丝网,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这是独立营第一次正儿八经打攻坚战,既然是练兵,那就摆开车马、四平八稳的打。
他先是派出一个排发起试探性进攻,鬼子果然上当,碉堡内的机枪几乎火力全开,压制得进攻部队寸步难行;
期间,营部作战参谋将鬼子的防御部署全部绘制成平面图,火力点都有标注,试探性进攻的目的达到。
为了防止鬼子还有隐藏的火力点,独立营二连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动用了两个排,在重机枪火力掩护下冲击鬼子的防线。
进攻中,二连演练了连的进攻战术,给鬼子造成了很大压力,果然鬼子又暴露了两个隐藏的暗堡;
在鬼子的密集火力扫射下,二连伤亡了十几人,鬼子的兵力、火力部署完全暴露。
二连暂停了进攻,沈振华将排长以上干部召集起来开诸葛亮会;
先是由二连一排长(原五班)吴国柱发言:
“一排的同志在进攻中班组配合太过机械,训练中的战术动作全忘了;
脑袋一热挺着身子就往前冲,没有规避动作,不懂得利用障碍物隐藏身体。
三人小组分工不够明确,缺乏行进中的火力掩护,导致伤亡了十几人。”
接着二连长程新民也指出一排、二排、重机枪排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重机枪没有压制住鬼子的火力等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排长、重机排长都有发言,说的最多的还是部队缺乏进攻作战经验;
训练中练的很娴熟的战术在实战中基本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训练场和战场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