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文人流连于青楼,写了不少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就是柳三变写的。
号称三大境界里面之二的意境。
青岛解放前自然是有青楼的,在小港那一带,靠近码头,万事讲究个地利。
之前都是七十二家房客,现在好似搬迁了,楼还在。
湛山寺在1937年5月20日迎来一位中国的戒律高僧:弘一法师。
时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大师不畏倭寇,并不逃离。
大师俗家姓名:李叔同就是写下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李叔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首送别原是一个美国歌曲的旋律,李叔同填词的。
搞专业的都知道填词是很难的。
弘一法师38岁在杭州剃度。
青岛大剧院位于崂山啤酒城之侧,曾听过一场湛山寺妙境禅师的古琴音乐会,
一几、一树、一人、一琴。一曲秋塞吟曲折流觞,禅意悠远。
斫琴师需要忍受大漆的熏陶才可入门,精雕细琢方可制琴。
有人说古琴不需要音准,那是不对的,古琴不需要遵循西方的音准,
但宫、商、角、徵、羽是非常准确的,如同曾侯乙编钟十二平均律一般的准确。
古琴的谱子也是以汉字的变体来记录琴曲的。
文字笔画之间的婉转顿挫,体现在古琴上的指法乐理。
这是中国古老智慧的浸染。
中山路北段是东方贸易大厦,在90年代是高端商业的标志。
东方杯青岛现代音乐节这个名头,似乎和90年代不相符,但就是那个时候我举办的。
和东方董事长的饭局,印象最深的是在青岛啤酒里面加热水。
音乐节歌手大赛有一个插曲,复赛的时候,有人找到我,当时正和连团坐在评委席,
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参加初赛,问我能不能直接进入复赛,
这样对初赛的选手是不公平的。当时的答复是这样的。
单县路在青岛火车站附近,是当时的广播电视台所在地。
经常去电视台录音,那时候的录音没有电脑设备,
只有开盘机,REEL TO REEL RECORDER。
录音的时候,必须一遍过,但可以多唱几次。
哪像现在的电脑录音,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录。
由此可以知道现在唱现场成了一个专业歌手的标志,否则都是业余的。
那时候我们都是专业的。
我迎着夕阳回家你的脸好像那美丽的晚霞我感觉这很美
亲爱的妈妈正在等我回家拉着我的双手和我说话。
这首《夕阳很美》就是1993年在单县路录制的。
有时候和搞音乐的朋友一起喝酒,思宙偶尔会唱起这首歌。
这首歌是和当时青岛最好的女歌手一起录得。
顺着栈桥向北,走到海角,就是团岛。
时不时的会听到海牛的叫声,其实那是船笛进港时的提示音。
青岛最早的专业足球队就叫海牛队。
上海的馒头是甜的,在上海住的一年间,十分想念青岛的大馒头。
上海音乐学院有一个小礼堂,比较古老,沉重的蓝色布帘子遮挡了光线。
只有舞台上的Steinway钢琴暗暗的闪着光,在作曲系进修的间歇,
来到礼堂的后座听着一位钢琴系的同学弹着莫扎特的作品,整整30分钟没停。
继而感叹这位同学的记忆力真好。
暑假的时候去苏州,是带着作业去的,采风。坐在穿行于苏州河的乌篷船上,
听着船娘反复唱的江南小曲。就是她了。配器习题由此而生。
后来听说作曲系的主任何训田用这个江南曲调配上了南宋僧人慧开的一首偈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制作了一首80人的大合唱《春歌》。
这是一段青岛人在上海的故事。勉强和青岛有关吧。
青岛和上海同样有着被殖民的历史,
上海是各个租界的形式被殖民,反而成了海派文化的根基。外文命名的街道,
随口的洋泾浜外语,于是出现了一个名词:洋气。
青岛虽然整体是被殖民的,但却没有这样的习气流传下来。
应该是幸事吧。
青岛京山路,在青岛山脚下。一战遗址博物馆就在这里,这还有一个单位:
青岛社会科学研究所父亲就在那里工作。1949年青岛解放,父亲是入城干部。
一战其实和中国是没有关系的。是德国和日本的事,
战争地却在青岛。这是莫大的悲哀。
也不知道博物个什么劲。
1990年青岛外办开了一个青岛礼仪班,开学仪式就在社科院会议室。
那是一个冬天,穿着得体的蓝色大衣,和几十位同学纠缠至今三十年。
苏州路,最有名的是波螺油子。马牙石铺就的百年老路。
蜿蜒曲折的好似海螺,故名:波螺油子
1993年的一天,礼仪班六位同学来到李同学苏州路的家里,半夜时分,看月亮。
曾写过一首:
那时少年苏州路青石迤逦
不知曾襟怀少艾
月夜下寻一醉歌也迷离月也迷离
若当初重别离
虽是年华如流水琴也留意
如今鼓瑟当空舞弦似清雨
犹不知雪打灯帘
晚照间举一盏茶也玄机梦也玄机
想当年不曾悔
何不吟啸意如虎蔷薇如故
漫漫漫漫旅途那时少年不害怕
青青青青午后如今归来不后悔
惘然飘雪中何处渡轮依嫣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懐阳二零二一年小雪
在工作的前几年,曾经做过车队的现场调度。杨家群外贸木材厂,是经常去的地方。
除了堆积如山的板材,还有我十四中曾一起同游薛家岛的女同学薛姑娘。
女同学的父亲会拉小提琴,由此可见琴岛之名。《梁祝》欣赏一下。
水平自然不可与李传韵同日而语,但勇气可嘉。
有诗为记:
苏州夜半怀细腰心海拾贝揽狂潮
忽闻月下涤水声一抹青色风韵早
于怀阳癸卯年正月
礼仪班张同学有一位XJ的女朋友,失散了十几年,后来终于重温旧梦。
为此写了一首XJ之恋送给他们。据说在XJ每有宴席,就拿手机出来显摆一下。
XJ之恋
走在五天五夜之间
的千里走单骑
窗外倒退的风景
流回失去的记忆
如果身边的期许
化成手中的照片
隔壁的照相馆里
有我的WLMQ
如今我要追随你到天涯
不要让你一个人等在那里
请你为我挂起你的黄手帕
不要让我找不到爱的痕迹
我爱你
天知道这些年你在哪里
心中那个美丽的牧场
我的姑娘等在WLMQ
我爱你
天知道这些年有多想你
耳边想起的八路车站
我的想象拉回你的怀里
其实人们在记录过去的时候,总是选择性的忽视一些细节。这是成长,也是市井的。
我们终究不是司马迁。
那么记忆一些美好,难道不香吗。
礼仪班的新年音乐会也是在社科院的会议室里面。1991年的元旦。
我担任的是键盘兼主唱。之前在家排练的时候,也邀请了另一位键盘手阿南。
脸圆圆的,很可爱。我们乐队的配置是双键盘,贝斯,鼓。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在1989年发行的。我们在1991年的开场曲。
照片中的激昂虎贲,似乎和如今看起来有些遥远,但那就是现场的自己。
大庙山的记忆也和阿南有关。大庙山的凉亭,可以俯瞰大鲍岛,
这是QD市区的发源地、之后才有的中山路。那时间好似正月里的夜晚。
我曾经跟一个同学说,你欠我一个吻。那个如今在BJ的刘同学是男的。
这个吻与他有直接的关联,1994年的大年初一,他来敲门拜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