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心结

天堂没有痛苦 Y佳辉 448 字 10天前

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原生家庭,成就了不一样的我们。老家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复杂纠结的感情。

我出生在70年代的苏中农村,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而我的童年生活是衣食无忧,家庭和谐,邻里友爱。我爷爷是裁缝师傅,他带了几个徒弟,后来在队里也兼职做了什么,我说不清楚。我父亲是供销社干部,母亲是裁缝,也带几个徒弟。父亲是独生子,我是长女,还有一个弟弟。爷爷奶奶对我是宠溺有加,因为他们没有女儿,因为我很小很小就跟他们一起,也因为我的乖巧懂事。即使我犯错,他们从来不骂不打不告状。父母回来听到的全是关于我的赞美之词。父亲,有两个好朋友好同事,年龄相仿,他们两家生的都是男孩,就我是女孩,而且从小体弱。父亲对我寄予厚望,他尽力培养我,明确指出我的身体受不了农村的苦,因此要好好学习,跳出农门。父亲让我从小练字,给我定《少年文艺》《优秀作文选》《语文报》,我家里成箱的连环画,《古今传奇》,各种武侠小说。更难得的是他亲自督促我的学习。晚上邻居聚集到我家看电视,而我在房间接受父亲的数学指导;二年级我因为身体原因缺席期末考试必须留级,我不同意,父亲尊重我,请老师让我在家里补考,三年级学算盘,财务出身的父亲手把手教我,不要说加减,就是乘除我也是精通。农忙时,邻居亲戚总会来帮忙,我和弟弟负责运送吃食,一次父亲推小车,我拉纤,居然把车翻在沟渠里,在邻居的帮助下才运回了家,晚上父亲跟我一起写日记《一件难忘的事》……走过中年危机,我才渐渐明白父亲的教育,让我后来成了同学眼中的学霸,当然也有我自己的聪明勤奋好学。

金钱物质,对我而言没有概念,从不需要我操心,父母早早为我准备着。发小姐姐问我你知道吗?我们多么羡慕你,你每年的新衣服新鞋,不知道。我的零食是,奶奶那里的冰糖核桃花生蚕豆鸡蛋各种面食点心,还有父亲为我们准备的酥饼月饼桃酥糖果水果,我现在明白了发小所说的我的家庭好在哪里。我一直感慨我知道他们家穷,但不知道穷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地步,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直到现在我的母亲我的老弟,依然会给我准备好物质钱财。这也造就了我的小资生活情调,用钱大手大脚,没有规划。

我家的亲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