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之,只有在我们确定接下来有很长一段地形大多平直的道路可以让我们快速通过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解除两台电机的驱动,否则是没必要费这么多麻烦的。
不过还是要说明一下,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于电能的消耗,而应该归于电能的生产。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只要手头有花不完的燃料资源,就算效率再差也都无所谓。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也算是有一点优势的;目前火星轨道正在快速逼近太阳,并且这一趋势也会在我们的旅途中持续。还有个更好的消息:斯基亚帕雷利差不多正好位于火星赤道上——在南纬三度的位置。这就代表无论接下来的情况再怎么变化,随着我们一路前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力输出也会略有增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可能知道接下来火星又会给我们使什么绊子。也许出于某种原因,我们会在途中遭遇突发故障停滞好几天。我们也有可能会碰上某个NASA的在轨卫星没能提前发现的障碍物而不得不绕道而行。我们还有可能再次遇上尘暴——由于南半球的气候在此时开始变暖并活跃起来,火星的主要尘暴季节就是在秋季开始的。每天的这七十千米我们是一点都不能少。
那我们就先照着目前理想情况下的最佳充电速率来看吧。以一天十一小时的有效充电时长来算,如果我们能完整利用的话电池充满是肯定有保证的。不过根据我的计算,周转的余地其实很小。要是我们错过了半小时以上的黄金充电时间,就做不到第二天带着充满的电池出发了。
刚才虽然说的是十一个小时,但也不完全准确。其实每天几乎有十二个小时的良好日照时间可以用来充电。然而问题在于,这其中有一个小时是在黎明前行车之外的行驶时间。如果我重新接上太阳能电池板,在行驶过程中持续给电池充电的话,那一个小时之内我是可以收集到差不多3.6个海盗忍者的,换句话说就是大概足够让我再多开三千米半。黎明那段时间的较低充电效率有可能会导致延长至四,对应也就需要差不多额外九分钟的行驶。要是想要更进一步的话,行车循环就不可持续了。
再靠老办法继续堆太阳能电池板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我们现在只剩六块备用的了,而且鞍包与车顶的储存都已经占满了,要新加电池板也根本没地方放。
也许星光熠熠能把她之前为洞穴农场造的那些阳光捕集器装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来。当然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那种;太阳能电池板都是轻量化设计的,要在上头直接贴一整块死沉死沉的水晶的话肯定承受不了。不过薄薄一层玻璃一样的结构也许可行……
说不定这就是我们的出路了。没错。是时候去跟有心人(the man with the plan)……或者说是有角兽(the unicorn with the horn)好好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