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地质时代属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围内约开始于距今1.2万年,结束的年代在各地区很不一致。
主要文化有:
欧洲南部:阿齐尔文化(法国、西班牙);北部:马格尔莫斯文化(从波罗的海向西跨西北欧到英国。非洲:南非威尔顿文化、斯密斯菲尔德文化;中非奇托利文化。北美洲北极地区:“细石叶传统”文化。亚洲:黄河流域的遗存
欧洲从公元前--4000年属于中石器时代,以英国和德国北市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
欧洲中石器时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盛行几何形细石器。这种细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等形状。在西欧南部和南欧地区,先后分布有阿齐尔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国的同名遗址而得名。马格德林文化,是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蒂尔萨克附近的拉马德莱纳岩棚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德国、西班牙和波兰等地。年代为距今1.7万--1.15万年,始于末次冰盛期,晚于梭鲁特文化。与马格德林文化遗物伴生的人类化石,是属于晚期智人的尚塞拉德人。阿齐尔文化是欧洲中石器时代前期的一种文化,年代为公元前8000--前6000年。最初发现于法国的阿齐尔洞穴,主要分布于西欧南部及南欧地区。石器较小,有比较粗糙的骨器和彩绘的砾石。在年代序列上前继马格德林文化,后接塔登努阿文化,是首次发现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滨河口居民点中,有些堆积层含有人们食剩的大量贝壳和鱼骨等,形成为最初的贝丘遗址。
在西欧北部和北欧地区有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麦的马格勒莫瑟遗址得名。该文化分布很广,在英国的斯塔卡遗址发现有木桨、家狗等重要遗存。马格尔莫斯文化是中石器时代欧洲北部的文化,大致在公元前6000年,大致从波罗的海向西横跨西北欧到英国,居民以渔猎采集为生,制造的细石器以斜钝边尖状器最为常见,典型的渔猎工具是单列排刺的骨制鱼叉。
威尔顿文化主要分布于南非沿海地区,典型器物是一种小型凸面刮削器和钝背半月形细石器。但在内陆地区,却是另一种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其特征性的器物是在木头上打孔的钻孔器。无论是沿海的威尔顿文化,还是内陆的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其居民主要是历史上的俾格米人、布须曼人和伊科伊人。他们的经济生产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已使用鱼叉、罗网、涂有毒药的弓箭等工具,过着按季节迁徙的非定居生活。与这两种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大量轮廓鲜明、富于写实性的洞穴壁画和岩刻。
细石器文化是指以使用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2--3厘米,常见器形有石叶、石镞、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
西亚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凯巴拉文化和纳吐夫文化等。凯巴拉文化得名于巴勒斯坦卡尔迈勒山的凯巴拉洞穴遗址,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分布甚广,并远传于土耳其。典型石器是细石器,以小、仄、尖为特色。该文化又可分为3期:①早期凯巴拉,几何形细石器尚未定形;②晚期凯巴拉A,几何形细石器已具备一定特色:③晚期凯巴拉B,以三角形、半月形等几何形细石器为主,并与其后的纳吐夫文化的细石器相衔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凯巴拉文化约始于前1.6万年,下限为前1万年左右。该文化的居民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有矛、镞等细石器,并以刮刀剥制兽皮蔽体。从兽骨较集中的情况看,可能已有畜牧的萌芽,如佩特拉附近的马达马格遗址,山羊骨占全部兽骨的82%;卡尔迈勒山附近的法拉赫遗址,羚羊骨亦占74%。一般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可能已出现放牧,这些山羊或羚羊可能即是最早的家畜。
纳吐夫文化是西亚史前文化变革的重要代表,年代为公元前年--前8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这个时期的狩猎采集人群开始定居或半定居;使用新的工具技术,从事更加有效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人与动物之间新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也有所体现,比如安·马拉哈遗址中狗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墓葬里。
纳吐夫文化直接从凯巴拉文化发展而来,并演变为最初的无陶新石器文化。其典型工具仍为细石器,除用于矛头、箭矢等狩猎武器外,还有镰刀刃片等农具,表明此时的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不少遗址已有建筑遗迹及初具规模的村落,成为以后新石器文化村社的基础。纳吐夫文化仍以狩猎、采集生活为主,但经济已向农业方向发展,其石制农具有镰、磨盘、臼、杵等,皆属收割研磨工具,可能主要用于收获野生禾稼,如野生大麦、小麦等。这种收割一定野生作物的活动,可看作农业生产的最早起源。纳吐夫文化存在着和外地的交换联系,如用于死者头饰的齿贝,即来自地中海沿岸。
小主,
中国发现的中石器时代遗存,已知有陕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许昌灵井(中石器时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等。
中国中石器文化也以发达的细石器为特征,它继承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工艺的传统,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圆锥形石核,并多从这些石核上剥离下规则的长条形石叶,镶嵌成刀刃直接使用。在岭南地区,除细石器传统的遗存外,还在众多洞穴遗址中,与现生动物群遗骸伴出打制的大型石器、局部磨制的切割器和穿孔的砾石等。因年代早又无陶器共存,有些学者认为它们也属于中石器文化的遗存。
下川遗址地跨SX省南部垣曲、沁水、阳城三县的各一角。从纵横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这类细石器地点16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带在中石器时代曾是猎人经常活动的地区。出土的大批细石器说明,当时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包括镶嵌于木柄、骨柄而成的刀、锯、短剑及装柄的弓箭和长矛。由于这批新式工具和武器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社会经济开始了新的飞跃。中石器时代的下川人,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经济生活,为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至20世纪末,从中国东北到西南的新月型地带内,发现的类似下川文化遗存的遗址已经有数十处,其中比较重要的除下川外,还有山西蒲县薛关、怀仁鹅毛口、陕西大荔沙苑、NMG海拉尔松山一带和HHHT附近若干地点,XZ聂拉木、申扎、双湖地区、河南许昌灵井、青海贵南拉乙亥、云南元谋大那乌若干地点和保山羊邑新寨、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和南海西樵山等等。
这些遗址的年代大体上从距今 年左右到七八千年前后,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过程。青海贵南的拉乙亥遗址,是中国中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距今约7000年。
当时黄河流域已基本上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繁荣阶段,拉乙亥氏族的遗存仍保持着浓厚的中石器时代文化特点,这一事实表明各地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区别的。YN省西部的怒江、澜沧江流域,地处横断山脉险峰峻岭之间,山川紧逼,缺少较大的河谷平原。怒江中游两岸岩溶洞穴密布,崖厦发育颇多,为古代人类的栖息提供了条件。由于交通闭塞,又缺乏农耕条件,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前,这一带仍生活着一些以采集和狩猎经济生活为主的氏族。BS市西南的塘子沟村小山顶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和遗物,发掘出土的 400多件石器全系打制;动物骨骸都是全新世的品种;遗址中未见陶器;工具器物群中未见用于耕耘、播种、收割、加工的任何器具,只是琢孔石环表现出比旧石器时代的进步性;骨角器也比旧石器时代遗址所见数量更多、制作更精。
事实表明,在黄河、长江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这里仍处于中石器时代。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中石器时期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族外对偶婚制基本取代了族外群婚制,并出现了人类社会最早的家庭组织。
中石器时代地质时代处在冰后期,即全新世初期,经济生活仍为采集和渔猎,使用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磨制石器尚未出现。
此时,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已经消退,气候由严寒转为比较温暖。因原来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动物消失,人们面对现生的动物群,改以猎取中小型野兽为主,其中大宗的猎物是鹿类。狗已成为家畜,在欧洲和西亚的一些地方,可能已开始驯养猪或山羊。随着人们采集活动经验的积累,在西亚一些地区,采集目标逐渐集中于大麦、小麦等野生禾稼,这可看作是农业起源的前奏。人们还从水域获取更多的鱼、贝类,以丰富食源。此时继续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占主体地位、间接打制的细石器工艺更为成熟,出现用细石片镶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进步的复合工具。镖、锥等骨器也较为精良实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猎效率大为提高。
总之整个渔猎采集经济比旧石器时代有了长足进步。人们除依旧利用自然洞穴栖息外,还有了季节性的窝棚居址。埋葬死者的习俗比旧石器时代也更加复杂。
在中石器时代,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显着变化。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北欧为魏舍尔冰期,阿尔卑斯山区为伏尔姆冰期,北美大陆为威斯康星冰期)的结束,冰河开始溶化、冰川后撤、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冰原地区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在非洲,全球冰期时的多雨气候转为干旱气候。植被和动物群也发生变化。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大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生活的中小动物和鸟类增多。这时,不仅人类狩猎的对象发生变化,而且经济活动的内容扩大,江河湖海地区,渔猎经济有了发展。